“在喀什葛尔”体会心灵的纯净
感受“康巴藏人”“信仰的力量”
“静观”“远方的风景”
“关于情绪的表达”
3月1日凌晨2点
图书馆二楼艺术长廊
挂好最后一幅图片
再精心调整好灯光
这个一天前还空旷寂寥的场地
此刻便是无比鲜活与生动~
你好,美丽的学校
你好,亲爱的师生们!
新学期伊始
你们便会拥有一个高水准的摄影作品展
这一份艺术大礼
你们可喜欢吗?
精品艺术不容错过
年9月和11月,学校组织部分师生摄影作品参加本年度国内两大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节和丽水摄影节。这是学校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师生摄影作品参加国内的重要摄影节,显示出了学校在摄影教育领域具备的实力和所取得专业成就的充分自信。
新学期伊始,学校在修葺一新书香四溢的图书馆,举行两大摄影节的师生参展作品回顾展,希冀通过这个展览,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带动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摄影或者其它门类的艺术创作,提升艺术水准和欣赏品味,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共同营造一个团结、活泼、和谐、充满友情和爱意的校园环境。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
摄影师——李滔
—远方的风景—
摄影家拍摄风光摄影或者叫做景观摄影(Landscapephotography)照片的原因有多种,也许最常见的是在户外,特别是在旅行时能够唤起个人的观察或生活经验;另外一些人喜欢它,是作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亲近和融入自然;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为了躲避喧闹的世界。
许多风景照片显示很少或没有人类的活动,意在追求一种纯净的创造和自然而纯粹的记述,没有人类活动影响——追求具有特点的物质和物体,如奇异的地形、天气和自然光。与大多数艺术形式一样,风景照片的定义很宽泛,题材可以包括乡村或城市设施、工业领域或自然摄影。
一般喜欢风光摄影的人,会喜欢自然,喜欢运动,喜欢旅行,喜欢阳光,甚至喜欢风霜雨雪和雷鸣闪电,总之一切原始的、自然的,都是发自心底的欢喜。李滔先生在繁忙工作之余拍摄大量景观之作,从一个侧面证明,他心中的风光在远方,是无限的。
摄影师——王德
—信仰的力量—
佛教大规模地传入西藏应该从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开始,由汉地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翻译了一些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
藏族人从孩提时代开始便一直都在接受着佛教的熏习。佛法的加持力,已经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法都能有效地帮助他们面对痛苦;在他们眼里,有钱不一定代表幸福,叩长头也许就是真正的幸福。
很多人都羡慕藏人内心所拥有的幸福,一个民族能坚强忍受生活中的各种痛苦,生老病死、情感纠葛、自然灾害等任何事情上,藏人都能仰仗内心的力量去承受并超越。从任何民族看,这样的勇气和智慧都是珍贵而稀有的。
王德先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拍摄的这组影像,从容而平静地叙述了藏民的日常生活,从这些影像里面,我们看不到物质生活对他们的影响,只看到了宁静、平和、淡定和对生活从容不迫的掌握,这种对待生活游刃有余的态度,是否能够给物欲充斥的时代一点启示呢?
摄影师——黄峰
—静观—
唐王维《酬诸公见过》诗:“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宋程颢《秋日偶成》诗之二:“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静观,即一种自心状态。静是平静、安详、闲雅的意思,观即察看、观察、认识、观点的意思。所谓静观,就是以平静、平和、安稳的状态来面对生活。故心为物转者,则生诸多牵绊,为物所累,不知休息。唯静观,心境澄清,不为物转,则心无所累,外诱不扰。
所谓“静观”,禅境也。凡入禅者,先需凝神,静虑,止观,沉浸到自身的心灵之中,才能由“静定”而生“慧观”,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真正的“观”的智慧。唐代诗人王维一生参禅,其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是诗境和禅境在“静观”二字的融合化一。
黄峰先生虽从政多年,闲暇舞墨习字,喜山乐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像也;像,乃自然之映画,亦为心之声也。
摄影师——孙进山
—康巴藏人—
康巴亦称康区或康巴地区,是古卫、藏、康三部之一。康巴地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沿,包括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等区域,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族人民,酷爱艺术,能歌善舞。康巴藏区男女装饰极为丰富,从头到脚都有不同色彩、形状以及不同图案的装饰,一般由金、银、玛瑙、翡翠、珊瑚、松耳石等精工细做而成,给人古朴庄重、厚实豪放、贵重之感。
康区各地的装束饰品又显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较典型的有德格、白玉等地的妇女蜜蜡珠松耳石头饰和男子节庆时的装束,既华美又独特;石渠、新龙等地男子的装束,富贵中透出剽悍,充分展现出康巴汉子的风貌;理塘妇女的银饰,古朴中透出几分神秘。还有乡城稻城、炉霍、丹巴、得荣等地的男女服饰,极富地域特色。
本组照片是摄影师孙进山先生拍摄于昌都地区的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该艺术节是康巴地区文化艺术的盛会,始于年,由甘孜州、迪庆州、昌都市、玉树州共同发起,并轮流主办。
摄影师——陈孝悦
—在喀什葛尔—
喀什(音译喀什葛尔)是新疆的一个绿洲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之一,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喀什葛尔有超过年悠久的历史,是连接中国、中东和欧洲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和丝绸之路的一个主要贸易货站。
历史上,在不同文化和帝国的交汇点上,喀什葛尔一直处于中国、土耳其、蒙古和西藏帝国的统治之下。这座城市也是草原上各种不同人群之间战斗的场所,喀什葛尔是喀什地区的行政中心,面积为16平方公里,统计人口约为万人。这座城市在成为一个经济特区,这在中国还是西部的唯一。喀什葛尔也形成了喀喇昆仑公路一个终点站,也是投资数十亿美元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摄影老师,陈孝悦在年曾经有机会在新疆喀什住了一个星期,深入探访当地风土人情。
优秀学生作品
—关于情绪的表达—
摄影师:李阿斌,刘敬,骆蕾,林世凯,梁直,洪伍丹,郑佳文,蔡东燕,陈剑君,练滢,陈晓婷,曹卓健,谢诗绮,曾俊琨,余瑞淋,郑浩珊
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在表达方式。根据《牛津英语词典》,“情绪”的字面意思是“心理、感受、激情的激动或骚动,任何激烈或兴奋的精神状态”。唐司空图《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宋丘崈《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都谈到“情绪”,这里指心情,心境。从心理学上来说,好的情绪就是喜悦、欢快、舒畅等有利于人体生理健康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就是充满灰色情感的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像摄影过程可以说是摄影师释放自己情感和情绪的过程,被拍摄主体只是摄影师表达情绪的一个道具;一个完成的摄影作品,再经过展览或展示,会把这种既定情绪传达给受众,摄影师的作品就完成了情绪的最终转移和传播。所以,情绪的影像表达可分为三个阶段:摄影师内心发生并准确捕捉的情绪营造阶段,被摄主体对摄影师的情绪理解与表现阶段,受众阅读图像时感知并能接受到的情绪传递阶段。
基于人像摄影多是一种内心情愫的表现,图像是否拥有情绪成了评判人像摄影作品优劣的标准。这里展出的我校设计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届毕业生的人像摄影创作,还处于一种非自觉的探索阶段,作品是否带有情绪的表达是要阅读者来评判了。
精心策展品位高雅
本次摄影作品展可谓细节完美,处处精心。展位设置、图片挑选排列,均遵从“情绪的表达”,处处可见策展人细致入微的用心。
灯光则是另一亮点!这次展览的灯光为老林专业展览灯光独家赞助,采用近年国内布展最高端设备,光线柔和,投射细腻。作品清晰,质感十足,室内则幽静柔暗,营造出展区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咱校园,有如此高质量、高规格、高配置、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展,实属惊艳!
小贴士
“风光无限”——深圳技师学院师生参加
平遥和丽水摄影节摄影作品汇报展
主办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Sponsoredby:ShenzhenInstituteofTechnology
协办单位:品唐艺术微喷
Cooperatedby:PintangGicleeStudio
灯光支持:老林专业展览灯光
LightingSupport:LaolinProfessionalExhibitionLighting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