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防控形势严峻。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4.15-4.21日是第27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17日发布今年的宣传周主题:“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实验室检查中的血液肿瘤标志物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和其有的临床意义。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当成人肝细胞恶变时又可重新获得这一功能,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认为AFP含量超过μg/L,或含量超过μg/L超过2个月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急、慢性肝炎活动期,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生殖细胞肿瘤,包括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必须联系临床动态观察才更有诊断价值。
正常参考值为:定性:阴性,定量:8μg/mL。
CEA(癌胚抗原):广谱肿瘤标记物
CEA为广谱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及其癌性胸水中都具有明显升高。目前,与CA联用是检测结肠癌的最佳指标。CEA可以用于恶性肿瘤术后疗效观察及其预后判断,也能够用于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通常来讲,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降低,病情恶化时升高。手术完全切除者,在术后6周CEA一般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者,一般会持续升高。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正常值5ng/mL。
CAl9-9(糖链抗原19-9):胰腺癌敏感标记物
CA-19-9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胰腺癌。在肝胆系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中也会升高。与AFP,CEA等联合检测对胃肠道肿瘤诊断有很好意义。但是,胆囊炎与急性胰腺炎亦可轻度升高,须结合临床动态分析。正常参考值为:37U/mL。
CA(癌抗原):卵巢癌敏感的诊断指标
CA是卵巢癌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疗效监测及其复发检测、随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浓度明显升高,已被认为是卵巢癌最为敏感的诊断性指标。术后化疗后CA浓度会急速下降,但是当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便会出现CA增高。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此外,肝硬化失代偿期、子宫内膜癌、其他妇科肿瘤及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中也具有一定的阳性率。正常参考值为:35U/mL。
CA15-3(癌抗原)乳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正常参考值为:0~38.6μg/L。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患前列腺癌的患者90%PSA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切除后,PSA水平明显降低。如果PSA水平又再次升高,即有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此外,患良性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时,也有少数患者PSA水平增高。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估计有很大价值。前列腺炎等良性疾患PSA可有轻度升高。经直肠前列腺指检及尿道内器械操作均可使血清PSA水平呈一过性升高,应于2~3周后复查。正常参考值为:0~4.4ng/mL。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常见于鳞癌
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正常参考值为:0.5~2.7ng/mL。
神经原特异烯醇化酶(NSE):诊断小细胞型肺癌
50%~70%小细胞肺癌病人血中NSE升高,而其他组织型肺癌仅10%~20%的病人血中NSE升高。正常参考值为:16.3ng/mL。
那么关于肿瘤标志物人们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呢?
1、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否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事实上,肿瘤标志物没有足够的灵敏性,不能排除假阴性结果,除了AFP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PSA、F-PSA及其比值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并不具有很大的意义,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析疗效、病情发展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转移等。肿瘤的早期诊断更多的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B超、CT、X线、胃镜、肠镜)等手段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则需要依靠病理检查。
2、肿瘤标志物阴性就可以排除相关肿瘤?
既然多数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并不具有很大的意义。那么,肿瘤标志物的阴性也就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存在。在肿瘤较小,或者肿瘤组织表面被封闭等情况会导致标志物检测不明显。一些正常组织细胞或处于病理状态下的正常细胞也可产生,一些炎症,息肉,摄入某些食物药物,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升高。即使像AFP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相当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也仅达到79%~90%。也就是说,还有10%~30%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AFP是正常的或只有轻度的升高。
3、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等于癌吗?
大多数的肿瘤标志物也可以由正常细胞产生,许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比如慢性肝炎活动期,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会发生AFP升高现象。甚至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诊甲胎蛋白含量的变化。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许多其他疾病也会引起肿瘤指标的异常。不是确诊,对于一些增高一定要动态观察。
4、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价值不大?
正因为许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所以有些人认为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价值不大,只有在高于正常参考值5倍以上才有意义。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线水平,多次检测观察其变化趋势才更有意义,在排除了良性疾病以后,有的人即便是数值轻度升高同样有很大价值。
5、肿瘤标志物能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定位吗
绝大多数的肿瘤标志物没有器官特异性,比如CEA为广谱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当中,CEA升高与分期有关,同时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及其癌性胸水中也会有明显升高。
6、如何更好地利用肿瘤标志物
有肿瘤家族史、临床有可疑症状及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都应尽快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而对于肿瘤标志物初次检验结果阳性而未见任何异常的体检人群,建议定期复查,若复查结果为阴性,可能为良性疾病引起的一过性升高;若连续三次检查呈现持续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若持续阳性而一时查不出阳性体征者,建议继续定期跟踪复查。动态观察、合理应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才能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
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