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推销圈套被“钓”者多为老年人
保健品推销圈套被钓者多为老年人
爸爸,妈妈,再见,过几天我再来看你。几名年轻人放下手中的礼物,给老人洗过脚、打扫卫生以后,和老人挥手告别。
这几个年轻人并不是老人的子女,更不是关爱老人的志愿者,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保健品推销员。
这爸妈可不是白叫的,哪一个月俺家老爷子都得买几千元的保健品。阜城市民刘女士说,其实她的家庭其实不富裕,父母连吊灯都不舍得开,但就是信这些推销员。
为什么老人们把这些赚取自己老本的推销员当作贴心人,宁信商家不信子女?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老人与他们如此贴心?
保健品推销圈套专钓老年人
A:家里来了陌生人,进门开口叫爸妈
进来一个小伙子,张嘴就问爸爸妈妈在家吗?家住阜城北关的刘女士介绍,一个周末的下午,有陌生人敲开她家的大门,刘女士本以为这小伙子走错门了,没想到老父亲从卧室走了出来,1脸笑容地说:来了来了,赶忙进屋。
随后,小伙子拿出礼物送给老人,又是张罗着整理屋子,又是询问老人血糖下降没。小伙子走后,刘女士发现家里又多了一堆保健品。
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家里这些保健品的来源。刘女士介绍,她听母亲说,这小伙一个星期来三次,带着老爷子量血压,测血糖,体验各种新医疗保健品,而且每次来都带礼物,还给老爷子洗脚,代价就是我父亲每一个月都从他那买几千元的蛋白粉、消渴灵。
刘女士上一查,发现很多保健品都被暴光过,有的还被工商总局点名,不过老爷子并不信。
我1说儿童白癜风的原因那东西是假的,老爷子就跟我急,冲我吼,就是假的我用的也有效果,我用的是自己的钱。刘女士说,那名推销员感受到自己的不满,都是周一到周五趁我不在的时候去家里,周六周日不出现。
B:老爸老妈就信这富裕家庭也不堪重负
李女士是阜城某企业管理人员,收入颇丰,你看看我,一身便宜货,他人1问我钱花哪了我就无奈,攒点钱都被公公婆婆买保健品了。
去李女士家之前,她特地交代了几次:千万别说是采访,你一说这保健品是假的,老两口非得把你赶出去,你就说想买保健品,请他们推荐一下。
李女士家住阜王路一小区,9月2日傍晚,来到楼下时发现房间并未开灯,因而问同行的李女士:家里有人吗?李女士说,老两口非常节俭,家里不来客人时不舍得开大灯。
老两口得知是来咨询买保健品的,谈兴高涨。
他们首先拿出一盒保健品,说是美国进口的,一盒12小瓶,要一万四千8。看到,一瓶只有30ml,标注的营养成分是铁、锌、钙等,保质期是10年。老人说,单买一小瓶就是1480元。
你看看我家的净水器,日本全进口的,你猜猜多少钱?老爷子指着洗手间挂的一个塑料仪器。料想,商场里名牌净水器也不过数千元,这样的塑料制品,应当不超过一千元吧。但为了礼貌起见,说:3四千吧。老爷子笑着说:告知你,这个一万四。
你看看我的床单,睡着不生病,你猜多少钱?老爷子带着去卧室,指着他的床单询问。没等回答,老爷子说:这是好东西,现在买不着了,当时买的时候才两千。
在老人家中,有各式各样的保健品,还有推拿器、点穴器等保健仪器,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价格昂贵。
下楼以后,李女士向诉起了苦:老两口外加小孙子,3个人一天生活费不到20元,平时这么节俭的老人家,怎样就迷上了这个?买保健品花的钱,都够买一辆好车的。
C:儿子和老头拍桌子只求别喂孩子吃
如果只是花钱多,李女士说其尚可忍耐,毕竟老夫妻年已古稀,只要他们高兴,花就花吧。
让李女士难以接受的是,老人居然拿保健品喂孩子。李女士撸起孩子的裤子说:你看看,才几岁的孩子,腿上都长黑毛了。
李女士介绍,老人每天定时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定量给孩子喂保健品,他们疼孩子,认为这是好东西,才喂给孩子吃。在与老人交换中,老两口不谋而合地告知,他们买的那盒14800元的保健品,皮肤起包了,点一滴;身体不舒服了,喝几滴。在老人的口中,这药作用类似传说中的仙丹,啥病都可以治。为此,老人用这药按时喂孩子,希望孩子吃了这药后,百病不侵。
我和老公发现以后,吓得不轻。李女士说,为了这事,她老公还和父亲拍起了桌子,就希望他们别喂孩子了。
不过,老两口虽然表面答应了,可还是偷偷地喂。
9月12日,李女士再次与联系,表示老父亲说他特地与专家沟通了,要专家看看需要补啥,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