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逐渐加大,女性得子宫肌瘤的几率也日渐增加,且有年轻化的倾向。很多患者朋友检查出子宫肌瘤,担心影响生育,更担心会发生恶变,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效果,往往会选择手术。
得了子宫肌瘤,是不是只能做手术?
做了手术,是不是真的就根治了呢?
一、子宫肌瘤是什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因大多数子宫肌瘤没有或少有临床症状,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的发病率。
子宫肌瘤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92%)和宫颈肌瘤(8%)。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多个或多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于同一子宫,称为多发子宫肌瘤。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症状者与肌瘤位置、大小、有无变性等有关。
常见症状有: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月经期子宫收缩止血,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血样脓性排液。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下腹包块
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质硬的包块,清晨平卧时更加明显。巨大的粘膜下肌瘤可脱出于宫颈外甚至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诊。
3、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性白带。若肌瘤发生溃疡、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4、压迫症状
子宫前壁的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可形成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甚至一侧肾无功能。
5、其他症状
常见的有轻微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经期可加重;不孕或流产;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瘤体局部压痛等;较大的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性包块。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子宫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各方面有关。
用药导致(如使用他莫昔芬、母体妊娠期应用雌激素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初潮年龄小;
未生育或晚育;
肥胖等。
四、常规药物和手术治疗
1、西药治疗
以短期治疗为主,主要适用于:
准备做手术的患者朋友;
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孕10周大小,症状轻的;
因其他合并症有手术禁忌症者。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雌激素至绝经后水平,借以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但停药后肌瘤会较快恢复到原来大小。用药后会产生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故建议用药时间不超过6个月。
(2)米非司酮
文献报道用药剂量范围为5-50mg/天。一般采用12.5mg/日口服,连续用药。可作为子宫肌瘤术前用药,用于贫血的子宫肌瘤患者以抑制月经,缩小肌瘤体积,减少输血可能。因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建议长期使用。
目前现代医学所应用的药物均有较大副作用,
不宜长期应用。
2、手术治疗
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最常用手段。
(1)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有恶变可能性患者。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宫颈有将来发生癌变的可能,而且残端癌处理很棘手,因此,目前对于大多数患者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未绝经女性可保留双附件,绝经后可考虑同时切除双侧附件。
(2)肌瘤剔除术
对≤40岁,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者虽然没有生育要求,但不愿切除子宫的患者可考虑行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腹腔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同时因腹腔镜没有触觉,一般只适用于剔除浆膜下或肌壁间偏浆膜下的单发或个数较少的肌瘤。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约为20-30%,复发原因可能有:手术未能发现的小的肌瘤,术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逐渐增大;或者患者本身存在着肌瘤致病因素,不断有新的肌瘤发生。
(3)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肌瘤相关症状的控制率在70-90%,并且可以使肌瘤体积缩小50-65%。但由于没有病理证实,所以过大肌瘤、怀疑肌瘤恶变、不能除外卵巢病变者、带蒂的粘膜下或浆膜下肌瘤、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情况不建议行子宫动脉栓塞,无症状肌瘤、肌瘤生长缓慢者也不建议栓塞。本法对卵巢功能和妊娠可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选此术式需要谨慎。
现有手术疗法不能根除病因,有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
五、藏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藏医药学以五源(土、水、火、风、空)学说为指导,三因(隆、赤巴、培根)学说为核心,七大精华(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髓、精液)、三大秽物(大、小便、汗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藏医认为,在气候、饮食、行为、起居等的整体作用下,人体内有关妇科脏器的五源、三因、七大精华和三大秽物失去平衡,进而出现月经失调,不同性质的过度增生、异常分化和分泌物堆积等形成的新的物体就被称为子宫肌瘤。
部分藏药材
具体的病因是:
不规律健康的性生活、子宫内温下降、产后恢复不好、长期在潮湿环境生活、不注意卫生等。
其诊断标准包括:
子宫增大、腹下部疼痛、耻骨联合上方触到肿块且质硬不平,经量增多、白带增多、月经失调、行经时疼痛剧烈、不孕不育等。
六、藏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
通常为外治疗法、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联合使用。
1、饮食疗法
禁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西瓜和南瓜、大葱和生姜、平菇等菌类、花粉和蜂蜜等。饮食禁忌对治疗有很大的好处。
2、外治疗法
可用甘露药浴和蜂蜜加盐碱类药物在患处热敷;
可适当结合火灸和放血疗法。
3、药物治疗(点击蓝字可看详解)
临床上藏医常用十四味羚牛角丸治疗子宫肌瘤。
它主要针对妇科生殖系统---子宫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从根本上解除血虚、血瘀的发病原因及引发的症状,起到治疗和预防作用,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最常用药物之一,常用于子宫瘀血,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治疗。
药理作用
1、活血化瘀、祛脓血
产品中红花、紫草茸、降香均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能,配合鹿角、藏茜草祛除脓血。
2、行气、调经止痛
产品中羚牛角调经止痛,配合降香行气活血,达到行气止痛的效果。
3、温肾散寒
肾虚则血虚,血虚则影响胞宫,肾阳虚则寒,寒邪主收引凝滞,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月经不调及子宫瘀血。产品中石榴子、喜玛拉雅紫茉莉、豆蔻、温肾散寒,解决下身寒,腰痛等寒邪引起的疾病。
4、清热凉血
产品中水牛角清热凉血,紫草茸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藏茜草清热凉血。
[成 份]:羚牛角、豆蔻、水牛角、紫草茸、鹿角、石榴子、喜玛拉雅紫茉莉、朱砂、熊胆、降香、藏茜草、肉豆蔻、圆柏膏、红花。
[性 状]:本品为棕红色水丸;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调经。用于子宫瘀血,月经不调,腰部酸痛,下腹痛,气喘背痛。
[规 格]:每丸重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研碎后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酸、冷、酒。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贮 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 装]:聚乙烯瓶。30丸/瓶/盒。
[有效期]:24个月。
参考文献:《藏医对子宫肿瘤的认识和治疗》
西藏自治区内:
拉萨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