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岁女性患乳腺癌伴库肯勃瘤入院治疗病例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7岁,因“双侧附件肿物切除术后,发现右侧乳房肿物8天”于年4月8日入院治疗。

入院情况:

患者年3月因“体检发现双侧附件肿物,伴血清肿瘤标志物CA升高”在医院妇科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肿瘤家族史。查体示右附件区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活动差,压痛(-);左附件区(-);B超示双附件囊实性包块,左侧34×35×35mm,右侧69×40×36mm,均可见血流信号。

年3月31日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示卵巢转移性肿瘤,疑为库肯勃(Krukenberg)瘤。探查胃肠道、肝脏、大网膜外观无异常改变。术后组织病理示双侧卵巢组织中低分化癌,广泛浸润,部分呈印戒细胞样,部分可见腺样排列。

免疫组化示角蛋白CK7+++,CK20+++;CK(AE1/AE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连环蛋白P膜+;乳腺珠蛋白1(MGB1)-。

病理诊断:

卵巢Krukenberg瘤,术后复检胃、肠镜未见异常,乳腺B超发现右乳22×8mm肿物,同侧腋窝最大径10mm淋巴结。乳腺肿物粗针穿刺病理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及脉管癌栓,部分细胞呈印戒样改变。组织学分级Ⅱ级。

免疫组化示ER-,PR-,HER2+,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30%,CK5/6-,P53-,Ki-%。医院后行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示右乳外上象限结节,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右侧腋窝淋巴结(2枚),转移可能性大。

结合患者卵巢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乳腺癌,卵巢转移(cT2N1pM1a,Ⅳ期),卵巢Krukenberg瘤,双侧附件切除。

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TNM分期标准,该患者确诊为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抗HER2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无效,故首先采用了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TA)三周方案解救化疗。

疗效评估:

2个周期后B超检查发现,右乳肿物最大径从治疗前22mm增至24mm,增幅<20%,同侧及对侧乳腺未见新发病灶,临床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增加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乳异常信号灶,范围约66×46m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6级,左乳腺BI-RADS分级2级;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复查右乳肿物粗针穿刺,病理提示肿瘤形态、分布及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分级为G1);综合评价疗效疾病稳定(SD)。

继续同方案第3个周期化疗后3周进行疗效评价,B超示右乳肿物无明显变化,但左乳发现18×12mm新发肿物;MRI亦提示左乳腺异常信号灶,范围30×19×13mm,BI-RADS分级4~5级;左乳粗针穿刺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大量脉管癌栓,形态及分布特点与右侧肿瘤相同;免疫组化示ER-、PR-、HER2+、Ki-%;同时腹部MRI发现肝内异常信号,不排除肝脏转移。

综合评价疗效为疾病进展(PD)。因此,选择更换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三周方案治疗。NP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结合临床体检、B超及MRI检查,右乳肿物缩小,左乳及肝内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综合疗效评价SD。

后续治疗:

目前继续NP方案解救治疗过程中,并拟定每周期化疗后3周(下次化疗开始前)选择B超进行疗效评价,每两周期化疗后3周(下次化疗开始前)选择乳腺MRI进行疗效评价。

若确定SD或部分缓解(PR),则在完成6个周期化疗后实施双侧乳腺姑息性切除术,并对肝脏肿瘤选择射频消融术。此期间任何一次评价为PD则放弃化疗立即选择相同方式姑息手术。

分析讨论:

年,弗里德里克·库肯勃(FriedrichKrukenberg)首次描述了Krukenberg瘤的疾病特征,年,该疾病确定为转移性癌。

Krukenberg瘤临床多发于绝经前,常累及双侧卵巢,年,WHO明确Krukenberg瘤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肿瘤生长在卵巢内、镜下见印戒黏液细胞、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是主要的转移途径。Krukenberg瘤原发灶约76%来源于胃,11%为肠道,乳腺来源仅占4%。本病病程隐匿,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仅6~17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2.4%~57.8%、1.9%~6.8%、0~2.7%。

Krukenberg瘤临床少见,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完整切除卵巢转移肿瘤联合化疗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多数学者认为,能R0切除者应切除原发灶和卵巢转移灶,术后予全身化疗;不能R0切除者可行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来源:医院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ystl/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