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风和日丽,学界同仁,汇聚羊城。年5月21日至22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主办,医院妇科承办的年相约省医-卵巢癌诊治新进展第一届“手拉手”高级研讨会学习班在广州市顺利举行!
21号早上8:30分,开幕式隆重举行,医院妇产科行政主任兼妇科主任何善阳主任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并致欢迎词。开幕式上,医院余学清院长为开幕式发表精彩致辞,医院整体发展概况及省医妇科的重点发展方向,既肯定了妇科所做的工作,又表达了对省医妇产科长远发展的展望,表达了对省医妇产科同仁的鼓励、支持和期望。22号早上,广东省医师协会罗艳琼副秘书长发表了精彩的讲话,既肯定了“相约省医”-卵巢癌诊治新进展暨第一届手拉手高级研讨会的举办,又寄语妇科同道们响应国家大健康战略,更好地为护佑妇女健康做好医疗服务。此外,气势磅礴的开场视频叙述了省医75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近年来的卓越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体现了省医妇产科医教研的文化风貌,彰显了大医厚德、精博至善的院训精神。
医院院长余学清院长致辞
医院妇科何善阳主任致欢迎词
广东省医师协会罗艳琼副秘书长讲话
手术直播
本次会议,医院妇科何善阳主任团队带来了精彩的两台手术演示:分别为3D腹腔镜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手术、中间型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第一台3D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整个直播手术过程解剖学标志在腹腔镜下逐一呈现,解剖层次清晰。手术全程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地讲解了腹腔镜下肾血管水平高位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巧及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手术过程顺利,2小时左右完成手术,用时相当短,几乎未见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尤其是左肾静脉水平的淋巴结清扫术,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第二台卵巢肿瘤中间型减灭术,何善阳手术团队为线下、线上学员展示了冰冻骨盆下的全子宫切除+膀胱直肠种植病灶+双侧附件切除+盆腔粘连松解+肠系膜肿物切除+大网膜切除+横膈肿物切除精妙绝伦的手术技艺。手术操作过程解剖层次清晰、出血少,向大家完美展现了如何快速精准的打开输尿管“隧道”。手术还联合省医肝胆外科林叶主任进行了肝缘及膈肌病灶的切除,整个手术团队配合默契、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了规范化的手术操作与娴熟的手术技巧,提供了一场丝丝入扣的医术展示。何善阳教授统筹兼顾,手术的同时还讲解了重要解剖结构、手术技巧及难点,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观看医师的提问:PIV评分的重要性,如何减少乳糜漏、淋巴漏的发生,如何做到R0切除,如何减少肠道切除的概率,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
王庆一教授、袁建寰教授、叶海燕教授、陈观娣教授作为主持人,为学员们讲解了各个操作步骤的要点并着重介绍了关键步骤,及手术相关的临床常见问题。手术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达2.15万,何善阳教授团队的手术演示充分展现了省医人精勤不倦的医术追求。
学术讲座
本次会议,来自省内外、业界知名的15位全国知名专家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授课,请看详细报道。
王沂峰教授:《卵巢癌的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治疗》
医院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基础内容,包括VM形成的过程,VM的临床意义。其结合了肿瘤血管拟态、卵巢癌血管拟态图片形象生动。接下来详细讲解了卵巢癌血管拟态的相关靶点研究,介绍了多功能抗血管生成纳米药物,结合靶点进一步讲解了卵巢癌血管生成药物研究以及目前获得的成果。
马丁教授:《基于HPV整合检测宫颈疾病精准筛查和分流》
华中医院的马丁院士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基于HPV整合检测的宫颈疾病精准筛查和分流》,主要讲解了宫颈癌筛查的国际现状,目前采用三阶梯诊断步骤:1.宫颈细胞学检测+HPV检测2.阴道镜检测3.组织学检查。HPV整合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关键因素。针对宫颈癌发病关键分子事件价值在于:1.精准分流:a.确保检测“致癌的关键因素”b.在现有HPV检测基础上进行精准分流2.风险分层:a.高通量测序提高诊断精确度b.通过HPV整合检测对高危人群全程管理。
陈春林教授:《介绍一例腹主动脉区域巨大肿块手术的规划性导航过程》
医院的陈春林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介绍一例腹主动脉区域巨大肿块手术的规划行导航过程》,主要讲解了目前盆腔复杂性包块各种检查方式诊断率不一,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改变思维通过开发新技术协助诊断,主要包括:1.术前协助诊断2.手术方案设计3.手术难度评估4.术中实时导航5.术后疗效评价。而女性盆腔结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作为盆腔复杂性包块诊治的新“导航”,有助于减少复杂手术术中的出血。
刘继红教授:《卵巢癌的淋巴结切除问题》
医院的刘继红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卵巢癌的淋巴结切除问题》,主要讲解了NCCN关于IIB期以上卵巢癌淋巴结清扫做了更新:切除能够切除的术前影像学或术中探查增大或可疑淋巴结;临床阴性的淋巴结不需要切除。此外,对于早期卵巢癌,淋巴结切除的目的是准确分期,对生存的影响有争议,还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证实。
姚书忠教授:《携带BRCA突变的卵巢癌的治疗新策略》
医院的姚书忠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携带BRCA突变的卵巢癌的治疗新策略》,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BRCA1和BRCA2变异是卵巢癌中最常见的同源重组修复(HRR)突变。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胚系BRCA1/2突变占14%-15%,并且,携带有BRCA1/2胚系突变的女性卵巢癌发生风险提高10-30倍。在Study19中,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无论BRCAm状态如何,奥拉帕利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长于对照组。此外,BRCAwt/HRRm亚组接受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的PFS获益显著。
高庆蕾教授:《卵巢癌一线精准诊治的新策略探索》
华中医院的高庆蕾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卵巢癌一线精准诊治的新策略探索》,主要讲解了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新策略探索和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的新策略探索。其中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新策略包括:1.建立超声人工智能卵巢癌早诊模型2.开发肿瘤源性血小板相关性基因合集模型。3.建立临床-基因-预后-患者报告多组学完整打通的数据处理平台。还针对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新策略进行尼拉帕利单药新辅助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探索性研究。
张国楠教授:《IIIC期卵巢癌如何做到R0肿瘤细胞减灭术》
医院的张国楠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IIIc期卵巢癌如何做到R0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内容包括卵巢癌的现状、初治性卵巢癌的规范化诊疗、卵巢癌的手术方式、多学科协作诊疗、“卷地毯”式手术方法等。张教授认为无论任何手术方式,都应做到规范与彻底,目标应为R0;着重介绍了“R0卷地毯”式手术,分享了精彩的手术视频并详细解析了该手术的适应症、难点要点、注意事项及其解决方法等。
刘开江教授:《卵巢癌微创手术的选择及手术注意事情》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刘开江教授为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卵巢癌微创手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结合精彩的手术视频讲解了腹腔镜在不同分期的卵巢癌手术中的应用,内容包括:NCCN卵巢癌指南的手术治疗原则、腹腔镜在卵巢癌分期/再分期手术中的应用(适应症、优势、注意事项)、腹腔镜探查评估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价值、腹腔镜在晚期卵巢癌减瘤术中的应用、腹腔镜在评估复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等内容,线上反响热烈。
何善阳教授:《SGO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治疗新进展》
医院的何善阳教授分享的内容是《SGO卵巢癌手术治疗进展解析》,介绍了卵巢癌手术治疗的原则,认为早期卵巢癌可做腹腔镜手术,而晚期患者仍需慎重考虑。关于晚期卵巢癌是否需要行新辅助化疗,指南认为对于肿瘤负荷大、IIIC/IV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延长OS及PFS,但手术治疗仍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和完全缓解(CR)后的手术方式可个体化决策;新辅助化疗无论周期数,R0手术是术后OS获益的关键。而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微创手术的预后优于开腹手术。
林仲秋教授:《SGO卵巢癌PARPi进展》
中医院林仲秋教授详细介绍了SGO年会卵巢癌方面最新进展,介绍了PAOLA研究,SOLO1的5年随访研究、ENGOT-OV16/NOVA3期研究等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讲解了维持治疗助力打破卵巢癌治疗困境、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新进展、PARP抑制剂PSR维持治疗新进展、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最新进展。最后总结了PARPi可用于卵巢癌一线、二线维持治疗和去化疗。
李俊东教授:《卵巢癌MDT全程管理之新辅助化疗》
医院李俊东教授围绕四“坚持”、一“固定“原则解析了MDT全程管理模式,团队的收获与成就。他讲到新辅助化疗是MDT全程管理的第一站。结合EORTC和CHORUS等研究结果汇总详细讲解了卵巢癌新辅助化疗进展,对如何合理选择PDS和NACT+IDS进行了剖析。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前综合评估、是否实现R0、手术团队技术技巧、围手术期管理综合评价MDT。最后展望了卵巢癌MDT的发展前景。
刘木彪教授:《卵巢癌维持治疗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医院刘木彪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年NOVA临床试验结果,合NCCN最新指南以及最新临床药物试验结果重要强调了维持治疗的必要性以及规范开展维持治疗、基因检测的合理性、药物来源是否合规、维持治疗是否降低手术难度、如何保障医患权益与安全进行了讲解。他提到严格按照患者病理类型、基因检测结果等,尊重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南为决策基础,力求维持治疗的规范性。
李志刚主任:《上皮性卵巢癌初之化疗怎么样才算是有依有据呢?》
医院李志刚主任结合NCCN最新指南详细讲解了合理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合适的维持治疗选择。接下来简单介绍了少见类型卵巢癌的化疗以及卵巢癌分子诊断应用于治疗的未来。最后总结到初始治疗要尽力去达到R0,复发病例需谨慎考虑是否要手术。卵巢癌治疗要有大格局、要有小情怀,硬核数据,证实有效。
张丙忠教授:《分子检测在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中的精准应用》
中医院张丙忠教授对BRCA1/2基因、BRCA基因突变特点、突变检测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详细讲解了HRD评估体系,检测研发路径,卵巢癌BRCA/HRD基因检测临床意义。结合GOG/两项研究解释了BRCA基因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阐明了BCRA/HRD检测结果用于一线维持药物分层重要的考虑因素。最后总结了BRCA、HRD检测结果在卵巢癌初治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是有指导意义的。
叶海燕教授:《卵巢癌患者VTE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及精细化管理》
医院叶海燕教授首先围绕血栓形成三要素简单介绍了妇科肿瘤中的VTE发生的高风险及血栓标志物检测的意义,介绍了血栓标志物对早期预测VTE发生的临床价值。叶教授分享了一例卵巢癌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抢救成功的病例,详细解析了整个惊心动魄的抢救、治疗经过,诊治过程中血栓标志物变化及患者转归,结合手术视频生动讲解了妇科肿瘤患者合并VTE尤其是PTE及早诊断的重要性以及治疗策略的正确选择。
热点讨论
针对卵巢癌手术及维持治疗的热点问题:伴有远处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如何做到R0手术及对复发的影响、如何防范腹腔镜手术在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复发、上皮性卵巢癌初次手术淋巴结处理之争议等热点,张丙忠教授、袁建寰教授、王三锋教授、詹雪梅教授、黄神姣教授、李虎教授、游哲辉教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针对如何做到卵巢癌患者的精细化管理、BRCA基因检测阴性的卵巢癌患者如何选择维持治疗方案及减少复发、如何看待PARP联合方案在新诊断卵巢癌当下的应用及未来展望,王庆一教授、沈媛教授、肖静教授、李克红教授、郑玉华教授、刘永珠教授、陈观娣教授、胡洁媚教授、林伍梅教授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解答。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40余名国内、省内的知名妇科专家,汇集上皮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维持治疗等诊治进展热点新知,线下、线上同步网络直播,会议线下座无虚席,线上点击观看人数超2.7万。学术探讨再迎丰收,学员学习热情高涨,获益良多,满载而归!医院妇科与业界同行充分交流,既收获了友谊,也彰显了科室的专业实力及学术影响力。衷心感谢各位学界大咖对医院妇科的关心与厚爱,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同道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期待我们再次相约省医!
主持及讨论风采
往期推荐:
国家级住培评估专医院模拟国检评审指导
强技能,严把关!医院顺利开展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及模拟考核
大咖云集,干货满满!心脏起搏与电生理论坛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责任编辑
孙巧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广东医师之家服务协调自律
维权监督管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