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肠rdquo话短说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医脉通肿瘤科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团队创立专栏——肠话短说,向每位读者传递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前沿的诊疗思路、最实用的临床经验。本期陈功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两个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病例。

病例一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46岁。主诉:盲肠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综合治疗后1年余。

既往史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

査体:LN-,心肺-,腹软,肝脾-,腹块-,腹水-,肛查盆底未及明显种植病灶,经阴道检查也未及穹窿处右种植病灶。

现病史

患者-09因“肠梗阻”于外院行剖腹探査术+盲肠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盲肠低分化腺癌,部分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肠系膜淋巴结可见转移癌(6/18)。

免疫组化:CEA(+),MLHI(部分+),PMS2(部分+),MSH2(+),MSH6(+)。

术后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共8周期。

-10-21复査CA为43.0U/ml,-12-17复査CA为99.2U/ml。

-12-27肠镜:进镜至距肛门约50cm肠腔固定成角,镜身不能通过,局部粘膜明显水肿,退镜观察,距肛门30cm,20cm及15cm各见片状粘膜增生,表面充血糜烂局部粘膜水肿,于30cm取活检5枚,20cm取活检3枚,15cm取活检3枚,直肠粘膜光滑。病理:低分化腺癌,大部分呈印戒细胞癌。

-12-31PET-CT:腹膜多发不规则增厚,代谢异常增高,结合病史,考虑为转移,双侧附件区多发囊实性肿块,代谢异常增高,考虑卵巢来源肿瘤性病变,恶性病变不除外。膀胱壁不规则增厚,代谢增高,考虑恶性病变不除外。

-01-10行卵巢肿瘤穿刺。病理:印戒细胞癌,考虑转移性。

-01-28至-06-02行FOLFIRI+西妥昔单抗方案化疗共10周期。

-05-29复查CT:双肺多发结节,不除外转移可能。

诊断

盲肠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综合治疗后;双肺转移?

治疗计划

建议手术探查,明确腹膜种植情况,切除双侧卵巢;如腹膜转移局限,考虑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术后更换为含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

手术情况

病例二

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57岁。主诉:乙状结肠癌伴盆腹腔广泛转移术后9周期化疗后9月余。

査体:LN-,心肺-,腹软,肝脾-,腹块,肛查入指7cm未见盆底种植病灶征象,粘膜光滑。

现病史

-08-23确诊,肠镜:乙状结肠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考虑乙状结肠癌。

-09-03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乙状结肠上段肿块,大小约10*5cm,肿块侵出浆膜全层,未见明显侵及周围组织。肠系膜、盆腹腔腹膜可见大量米粒样白色病灶,无法切除,予以5-Fu浸泡腹腔。(外院)术后病理示:(结肠)粘液腺癌,累及肠壁全层,脉管未见癌,(两切缘)未见癌,肠旁淋巴结见癌转移(23/25)。免疫组化:Villin(+),CDX2(+),CK7(-),CK20(+),HER-2(-),P53(+),EGFR(-),Ki67(+)60%,MLH-1(+),PMS-2(+),MSH-2(+),MSH-6(+)。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伴盆腹腔广泛转移术后。

-09-21开始予西妥昔单抗+FOLFOX方案化疗(第2周期起加用西妥昔单抗)。

基因检测:KRAS、NRAS及BRAF为野生型、肿瘤突变负荷低(TMB-L,2.88Muts/Mb)、微卫星稳定。化疗后疗效评估-12-02行CT未见复发。

-03-27我院CT: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肠壁稍厚,呈术后改变。肠周系膜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盆腔腹膜不均匀稍增厚,大网膜、肠系膜模糊影,较前稍好转双肺多发结节、类结节灶,较前变化不大,性质待定,建议随诊复查。其余未见明显肿瘤征象。

-03-27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03-30CT:1.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肠壁稍厚,呈术后改变。2.肠周系膜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3.盆腔腹膜不均匀稍增厚,大网膜、肠系膜模糊影,较前稍好转。4.双肺多发结节、类结节灶,较前变化不大,性质待定,建议随诊复査。5.原双肺多发小斑片模糊灶,考虑炎症可能,现已不明显。

-03-31内科门诊意见:患者目前已行7次FOLFOX+西妥昔单抗方案化疗,复査CT提示较前好转,建议继续原方案化疗,同时请结直肠科会诊,在充分化疗后可否考虑行CRS或HIPEC。

-06-30李宇红教授门诊:复查CT未见明显肿瘤进展,CEA5.02ng/mL较前升高,目前等待腹膜减瘤术中,建议再化疗1-2周期。

-06-30丁培荣教授门诊:可考虑手术探査,争取行CRS+HIPEC,告知患者可能无法达到满意减灭。

诊断

乙状结肠癌伴盆腹腔广泛转移术后化疗后;KRAS/BRAF野生型pMMR

治疗计划

建议按06-30丁培荣教授意见处理,LAP探査,备CRS+HIPEC:候床期间可继续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手术情况

陈功教授回顾与点评

没有一个腹膜转移的病人是一样的!BiologyIsKing!

最近两周为5个腹膜转移的病人进行了手术,三个病人“瘤品”都不错,尽管手术的代价各异(有的联合脏器切除,有的仅单纯解决切除),但都做到了CRS0的肿瘤减灭术,其中两例还做了术后HIPEC。另外两例一个是右半结肠癌术后腹膜转移,没那么幸运,“瘤品”不行,腹盆腔弥散分布治疗后残留的腹膜转移痕迹,仅切除了转移的双侧卵巢。最后一例乙状结肠癌术后腹膜患者的运气却不错,PC主要局限在盆腔里,可以达到完全减灭,后续继续行HIPEC。

个人经验:mCRC腹膜转移,一定要在有效全身治疗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行腹腔镜二次探查,为明确疾病程度、制定后续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能把那些有机会达到满意CRS的患者挑选出来,尽管不多。

“一个也不放弃”,毕竟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

陈功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

?CSCO全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委员、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医院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转移性肝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肝转移分会副主任委员

“肠”话短说

陈功教授病例分享:局限性腹膜癌的诊断和评估,外科探查最可靠!

ASCO大咖谈

陈功教授:IDEA研究尘埃落定,辅助化疗时程渐趋明朗

陈功教授病例分享:知天命,尽人事——耐药性淋巴瘤的“腹腔巨大肿物”切除

陈功教授病例分享:腹腔假性粘液瘤合并低级别粘液腺癌,手术陷入两难

陈功教授病例分享: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该给患者判手术“死刑”吗?

“肠”话短说

陈功教授病例分享: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诊疗新理念:肝脏优先(liverfirs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yfzl/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