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赵女士(化名)万万没想到,
这样的不幸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在治疗卵巢囊肿时,
居然意外发现体内藏有恶性肿瘤……
心中万般焦灼的她
来到郑医,
将不幸化为万幸!
卵巢囊肿术中,她体内意外发现罕见恶性肿瘤
几个月前,赵女士在检查中发现了卵巢囊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过程中,医生却发现在她的腹膜后有一个4公分大小的肿瘤,术中医生并未对该肿瘤进行处理,术后告知了她。
刚做了卵巢囊肿手术,又发现其他肿瘤,赵女士心中万般焦灼。为了更好地治疗,她从老家赶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资料图片)
盆腔磁共振结果显示:赵女士的右侧附件区和腹膜后分别有囊性包块。其中腹膜后肿瘤已有将近5公分大小,右侧附件区肿瘤约2公分左右,两个肿瘤性质相似,考虑肿瘤性或肿瘤样病变。
由于两个肿瘤位置特殊,如果想要全部切除需要做两次手术,创伤较大。于是赵女士决定先把较大的肿瘤切除。
在切除肿瘤前,赵女士已被肿瘤压迫到输尿管,出现了排尿困难。此外,因为肿瘤侵犯了输尿管周围,为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我院泌尿外科为她进行了“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右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
随后,普外三病区张俊杰主任团队为赵女士实施了“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将肿瘤完全剥除干净。
病理结果显示:赵女士患上的是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这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罕见恶性肿瘤快速消失,是什么拯救了她?
(资料图片)
得知是恶性肿瘤后,赵女士内心五味杂陈,右侧附件区的肿瘤怎么办呢?如果是手术切除,那么她又要面临短期内的第三次手术,这让本就身体虚弱的她无法承受。
经过多学科会诊后,我院肿瘤内科表示可为赵女士提供保守治疗,使用药物“消灭”肿瘤。这让赵女士喜出望外,于是她转入肿瘤内科继续治疗。
肿瘤内科主任梅家转介绍说:“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没有针对这个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为了给赵女士制定最佳方案,肿瘤内科组织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最优化疗方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资料图片)
经过四个周期的化疗,核磁共振结果显示:赵女士盆腔内的恶性肿瘤神奇般的消失了!治疗效果让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
“感谢梅主任和李主任,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我才能恢复的这么好!”赵女士激动地说。
赵女士的管床医生、肿瘤内科副主任李瑞君告诉小编: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主要侵犯患者的腹部和盆腔腹膜,是上皮样小圆细胞巢及周围硬化性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症状为腹部膨胀、包块。治疗多做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
所以无论赵女士做不做肿瘤切除手术,都要进行全身的化疗或放疗,达到“消灭”体内残存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
截止目前,赵女士已达到临床治愈,后期只需辅助化疗,定期复查即可。
(资料图片)
在这里,小编不得不夸一夸咱们的肿瘤内科啦!我院肿瘤内科是郑州市重点学科,也是郑州市最早培养肿瘤学研究生的单位。肿瘤内科诊治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目前科室开展难治性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曙光。
从卵巢囊肿到罕见恶性肿瘤,
不幸的是这些遭遇都发身在了她的身上,
而幸运的是在医院,
由多学科协助帮她“打败”肿瘤,
重获美好人生!
专家介绍
梅家转
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河南省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等。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卫生厅科技创新人才。
擅长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肾癌、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及恶性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治疗。
科室-
专家介绍
李瑞君
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擅长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规范化化疗、靶向治疗、综合治疗,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室-
供稿:宣传部毕佳佳
编辑:金冉
图片:崔润泽
精彩推荐
牙关紧闭,身体抽搐......快来get孩子发热惊厥居家抢救法!
医院总值班的那些事
咋回事?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转入骨科,症状缓解
通了!70分钟,打通闭塞5年的“生命线”!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