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过艾将是你的终身遗憾

从一个故事说起

古时,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病重才艾灸,此为下等人!

小病即艾灸,此为中等人!

无病也艾灸,此为上等人!

艾灸给了我们多少好处

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去湿逐寒

消肿散结

回阳救逆

防病保健

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只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区别罢了。

艾灸的应用范围较广,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灸法尤其对一切寒湿痹痛,或久病体弱者,具有促其产生温热,发挥温通气血、宣经活络、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中医艾灸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女性常艾灸,远离妇科病治疗宫寒,痛经

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艾灸治疗宫寒首先通过扶阳术来扶阳固本,增强脾肾功能,提高免疫,艾灸女性保健要穴来温宫暖肾,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些列妇科症状。

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关元的两侧。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咱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这两个穴位同样适合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

月经来潮前2天,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艾灸4天。

手脚冰凉,多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

艾灸方法:艾灸足三里和大椎这两个穴位,坚持艾灸两个月,对通经脉、补虚祛寒很有帮助。

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

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烦恼

艾草燃烧后的药气和温热的刺激,可直接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烦恼,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灸乳房部及腋下部,能温通乳房及其乳络,使气血疏通,重灸乳房肿块处,能促进郁结消散;灸内关与足三里,能疏通臟腑经络,调和阴阳,阳气充足,能促进乳房肿块消散,增强体质,有利乳疾恢復。

调节内分泌

女性艾灸调理,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使人体的阴阳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在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下关、神阙、阿是穴。

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合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取穴:神阙穴,肾阴虚,加灸太溪穴(双侧),肝郁气滞,加灸太冲穴(双侧)。

取穴:神阙穴、足三里

男性艾灸,身体倍儿棒前列腺疾病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艾灸治疗前列腺疾病治愈率可达到95-98%。原为艾草的药力本身具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艾火的热力(温热刺激),补肾通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应症状能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男性的一般来说,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前列腺问题,再一种就是性功能低下。前列腺问题可以灸中极,如果身体弱的,气很虚的,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对于性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关元是必灸的。从量上来讲,可以灸大些,然后坚持长期灸,对功能的恢复很好。

临床特点:夜不安寐,阴茎易举,梦扰遗精频作,伴头晕耳鸣,腰酸神疲,体倦无力,尿黄赤。

艾灸穴位:肾俞、次髎、关元、大赫、心腧、神门、然谷

临床特点:临房阴茎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精液清冷或射精障碍,伴头晕目眩,腰酸耳鸣,畏寒肢冷,面色眼圈暗黑,精神萎靡不振。

艾灸穴位:关元、中极、心腧、肾俞、腰阳关、神阙、三阴交、太溪

临床特点:酒精肝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经在慢慢受损,当肝脏病毒积蓄到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因肝脏引起身体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现象。

艾灸穴位:大椎、肝俞

专家提醒:

1、在艾灸期间减少饮酒、熬夜

2、规律饮食,晚上7点后不进食

3、饮食以清淡为主

4、保持情绪的舒畅

临床特点:缺乏性高潮,对性生活淡漠,对性生活没有正常的需求甚至厌恶。

艾灸穴位:关元、肾腧

儿童艾灸,胜过打针吃药

很多人问:小孩子可以艾灸吗?

艾灸大学堂告诉你:非常适合。中医重视“治未病”,即在疾病的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艾灸,可强壮机体,增强体质,尤其适用于小儿娇嫩之体,尤其对于小儿常见慢性疾病,艾灸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既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无创伤优势。

小孩子最小几岁可以艾灸?

艾灸大学堂:小孩子艾灸没有岁数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儿也可以放心艾灸。《万病回春》就记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随用艾火熏蒸,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壮固根蒂,熏蒸本原,却除百病。”

给小孩子做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艾灸大学堂:一、须用高比例艾绒,因为关于艾条,中医中有杂质多伤肌肤,枝梗多损经脉的说法,故幼儿忌用劣质艾;二、儿童皮肤娇嫩,艾灸时宜行艾条温和灸,时间亦不宜过长(以一个穴位5-10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腧

艾灸时间: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咳嗽:表现为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腧。

艾灸方法: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咳嗽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如果咳黄痰,流黄脓鼻涕表示为:风热咳嗽,可配合清热止咳的药物治疗;如果咳清痰,流清涕为风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风的药物配合治疗。

3.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状。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和足三里。

艾灸时间:神阙和关元20分钟即可,足三里可以10分钟。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次数增多会造成脱水,一定给孩子多喝水。

4.厌食: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小儿厌食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

小儿艾灸时间:视小儿的年龄,一般开始艾灸,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穴5分钟做起,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最多每穴10分钟,不要太久。艾灸的热度取决于治疗的效果,有的孩子不配合,治疗效果就差一点。

5.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腧。

艾灸方法:治疗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太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两侧肺腧穴艾灸,可以用两个单眼艾灸盒,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偶有。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小儿哮喘:咳嗽,喘息,运动后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风门、肺腧、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悬空灸,来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

注意:因小儿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易动,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离及温度防止烫伤。

7.个子矮小,发育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黄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艾灸方法: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小儿夜啼: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通宵达旦,或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

艾灸取穴:劳宫,中冲,神门,神阙

灸法:1.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于每日临睡前施灸。2.用艾炷隔姜灸,在劳宫、中冲、神门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3.用艾炷隔盐灸,取适量食盐纳入脐窝,上置艾炷,每次灸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老年人常艾灸,健康又长寿

老年人艾灸可以防病抗病、延年益寿。

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老年目昏

每晚卧前,端坐,将艾条点燃,在下肢的光明、足三里及上肢养老穴上悬灸,至局部潮红,每穴2~3分钟。

此法能疏肝养血,健身明目。此法老年人尤宜多用。

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缠绵不愈、反复发作。

艾灸穴:膻中、膈俞、内关、心俞穴。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可配合肺俞穴。

灸法: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

注:心绞痛病程较长患者,一般灸感会入心,膈俞、心俞穴先按压两侧,如果有压痛点则重点艾灸压痛点一侧。每隔一月即做心电图进行检查。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机多以心肾阳虚引起水湿瘀血内停,可配合艾灸进行预防、康复。

主穴:神阙、足三里。

灸法:距离皮肤2~3cm,每次艾灸15分钟,每天2次。连续治疗4周。对于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水肿、心悸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高脂血

高脂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中老年患者进行预防至关重要。

主穴:心俞、肝俞、脾俞、巨阙、天枢。

配穴:神阙、大赫、足三里。

灸法:将丹参、山楂、泽泻、何首乌各等份打成粉,用醋调均匀,制作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1cm,重为2.5g的薄饼。放在相应穴位上,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30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耳鸣耳聋

每晚睡前俯卧床上,请家里人将艾条点燃在肾俞、命门穴上悬灸,每穴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

此法能补肾益气聪耳。

白癜风

将艾条点燃后,距患部1~2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无灼伤、微微潮红为度,对面积较大者用回旋灸,由外向内一圈圈地逐渐灸治,对分布散在者分批进行灸治。一般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此法能疏风养血通络。

冻疮

每晚睡前,将艾条点燃后,距冻疮中1~2厘米,根据冻疮范围的大小,由冻疮中心向四周螺旋状的悬灸,使局部皮肤红晕,自觉温热舒服之感,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此法能温通气血,适用于冻疮初期未溃者,此法对预防冻疮有明显效果,故对易患冻疮者,从初冬冻疮未发时开始施灸,效果最佳。

风湿性关节炎

常常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关节会变形、肌肉萎缩,以预防为主。

配穴:大椎、风门、肾俞、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15次为一个疗程。

禁忌:关节灼热疼痛、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慎用艾灸,及时就医。

类风湿关节炎

配穴:肺腧、肾腧、大肠腧、腰阳关、命门。使用温和灸,先定点,每次艾灸3~5分钟,待皮肤温热发红即可用回旋灸,以皮肤出现红晕唯独。可以使用隔姜灸。

配合药物敷贴效果会更好。每次艾灸20分钟后,采用姜汁、威灵仙、干地龙、独活、桑寄生、杜仲、当归、防风、秦艽、、川芎、人参、茯苓、细辛、甘草粉,敷贴于上述穴位上。7天为1疗程。

腰椎间盘突出

本病多因风寒、湿热、体虚、肝肾亏虚、劳筋伤骨等原因所致。

寻找腧穴热敏点:选择俯卧或者侧卧。暴露腰部,点燃艾条。在双侧大肠腧、腰腧构成的三角区内寻找。使用禅灸堂雷火灸条,距离皮肤3cm左右。当被施灸者感觉到透热(由皮肤表面直接穿透到机体深部组织)、扩热(以施灸点为圆点向四周扩散)、传热(以施灸点为开端,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导传。)时,确定此穴为腧穴热敏穴,在此区域内将所有热敏点找到后,对热敏点感最强的穴进行施灸。时间以30~60分钟。一般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宜。前4天前每天两次,第5天开始,每天艾灸一次。施灸10天。

配穴:阿是穴、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穴。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

多少人看了这篇文章开始艾灸了!错过将是你的终身遗憾

-10-30张医生悠家艾热灸

戳蓝字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hbyx/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