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手术不就是开刀的代名词吗?竟然还有不用动刀子的手术?
听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真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呢!看来,科普宣传工作还得多努力才行啊!
什么手术不用开刀?想必各位很清楚,有病就得治。治疗疾病的方法,很多人“扳着手指”数来数去,也就只知道“吃药、打针、输液、手术”,能够“开肠破肚”动手术的医生就已经很“牛逼”了。同时,如果需要“开肠破肚”动手术,也提示病情比较严重,“温柔”的吃药、打针、输液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病人就需要接受身体完整性受到损伤的代价,才能彻底地做个了结了。
其实,我在一些场合和文章中已经说过,吃药、打针、输液等治疗方法,都属于内科疗法,或称为“保守治疗”;而开刀手术,就属于外科疗法了。而介入疗法,就是采取类似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但却非常“微创”,通常无须动刀子。所以,目前可能已有相当部分读者知道,介入就是不用动刀子的手术;但是,不知道介入疗法的民众可能依然占多数,因为绝大多数同胞还没有真正看过我的文章。
本人讲座PPT截图
介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目前,医院都已经开设有“介入门诊”和“介入病房”,但其实大多数病患者仍然不清楚介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至于除了在介入科治疗过的老病人外,绝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由其他专科医生推荐,才知道找介入科医生看病。
所以,我就再来说一说介入的概念。介入其实是个简称,包括“介入放射学”、“介入医学”、“介入诊疗技术”、“介入诊疗操作”等专业术语的内涵。以下摘抄一段本人主编并于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影像学》教材中的一段话来表述一下“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诊疗技术”概念吧: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是一门融合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简单器材对人体器官组织进行微创性诊断和微创性治疗的一系列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