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它只是个形态描述。这个形态描述,和“针尖”、“塔尖”这类名词是类似的。“卵巢”指示的是部位,“囊肿”是形容形状。就好像“塔尖”,“塔”是指的部位,“尖”是形容形状,显然,都是“尖”,“塔尖”和“针尖”是不一样的。
所有卵巢上的,形态如囊袋样的包块,都被叫做“卵巢囊肿”。包括,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内胚窦瘤……不一一列举。所以就不要苛责医生一会儿说“卵巢囊肿”、一会儿说“卵巢包块”、一会儿又说“盆腔包块”、一会儿又说“卵巢肿瘤”……所指的,都是你盆腔里的那个并不明确性质的东西。(参考阅读《卵巢囊肿是个什么鬼!》)
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卵巢囊肿剥除术的视频,帮助大家理解卵巢囊肿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囊袋样的形状,就是我们所谓的“卵巢囊肿”。这个囊肿的特征,表面光滑、形态规则,大多数良性肿瘤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当然卵巢癌也可能是“表面光滑,形态规则”的。
一般囊肿都会被藏在子宫后方,这个动作是把它撬出来,摆在子宫前方,方便操作。
按照肿瘤手术的思路,在操作之前应该先做盆腔冲洗,预留冲洗液送细胞病理学,这对卵巢癌的病理分期有帮助。因为在快速病理出来之前,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个东西是不是卵巢癌。
用剪刀在表面磨出一个突破口
(也可以用电刀、超声刀等。我不喜欢用电刀、超声刀等能量器械,主要是希望把卵巢的功能损伤降低到最小。另外就是担心能量器械猛地直接将囊肿刺破,囊液流出,造成盆腔污染。)
扩大这个突破口
顿性分离卵巢和囊肿之间的间隙。
纵行撕开,将口子扩大
畸胎瘤通常间隙比较明显,可以顿性分离间隙,通常出血不多,避免使用电凝,以免对卵巢功能储备造成损害。如果是巧克力囊肿,往往粘连致密,要保证囊肿不破裂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用较大的劲才能将囊肿壁和卵巢撕开,所以有时候直接刺破囊肿,吸尽囊液后在剥离未尝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从肿瘤手术,无瘤原则的角度思考,应该尽可能避免囊肿破裂,因为如万一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囊肿破裂可能造成癌细胞污染。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囊肿不破裂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作为病人没有必要去苛责医生一定要做到完整剥离。一旦这样苛责医生的话,就没有哪个医生敢做你的手术了。
看这个图,囊肿已经出来一半了。
当看到卵巢囊肿里有头发或者油脂的成分的时候,医生内心都会无比愉悦(有时候囊肿剥着剥着就破了,然后就看到里面流出来油脂)。囊肿内充满毛发、油脂这些成分,这是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典型特征,通常里面还有可能找到皮肤、骨骼、牙齿等成分。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这个囊肿虽然没有破,但是透过薄薄的囊壁,我们已经能清晰看到毛发的成分。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它就是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它是良性的。
看到囊肿整个完整剥离,且没有破裂,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做外科医生的乐趣就在这里。
先把囊肿放一边,不着急取出。因为这个时候卵巢还在出血,咱们先把针线放进去,把卵巢缝好,再来取囊肿。
现在缝合卵巢。先在靠近中心的地方缝一针,中心部位是卵巢门,出血通常就在这个部位。不过进针不要对准卵巢门扎,不要扎到卵巢动静脉,这样一方面可能增加出血,另外打结后还可能影响血供。
对面再缝一针,“8”字缝合,然后打结。
第一个结绕两下。
打完3个结就牢固了。这一针缝到位,通常就不出血了。接下来的缝合,只需要简单几针恢复卵巢形态就可以了。
这样,卵巢形态就基本复原了。不过,只要不出血,其实不缝合,卵巢自己也会复原的,所以只要不出血,后面的缝合要求不高。只是有点强迫症的朋友,见不得那耷拉着一块皮。
卵巢缝合成型过程完毕!接下来是取出卵巢囊肿的工作。
最后,这个囊肿是装到一个袋子里取出来的。把袋口经腹腔镜手术的切口拖到腹壁外,在口袋内把囊肿刺破,别把袋子搞破,怎么拽都行。这样囊肿内的东西就不会污染腹腔。这个操作是为了避免遇到意外发现的卵巢癌,最大限度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污染,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
这囊肿取出来还没完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环节:等冰冻!
取出来的囊肿,要送到病理科做快速病理,这个报告大约要等30分钟。期间不能让病人苏醒。要等到快速病理说,没发现恶性肿瘤的时候,手术扫尾工作才能进行。等待的过程,可以冲洗一下盆腔,检查一下出血,再重复检查一下其他地方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漏掉的疾病等等。
这一个囊肿术后快速病理报告是“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和我们术中判断一致。然后冲洗盆腹腔,如果没有别的问题,缝合切口,术毕。
至此,一个卵巢囊肿剥除术就完成了。(查看完整视频见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