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吃能喝能动就是健康吗

在古代,有“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传说,有“吃仙丹延年益寿”的典故,说明在当时大家都对生命有更高的追求。到了幸福的21世纪,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女性对自己的健康认识存在误区,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曾经有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面带愁容来到诊室,进门后就把手里的单子递给主任看,彩超上提示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CT提示盆腔肿块,患者平时很少检查身体,不以为然地指着腹部告诉医生说里面有个包块,并且还不小。由于患者年龄大,根据多年经验,主任考虑需要首先排除恶性肿瘤,建议其住院治疗。住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发现患者所患疾病是卵巢癌,而且已到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另一位病人也是发现肚子里长了个硬的东西,患者以为自己得了子宫肌瘤,已经四五年没做体检,半开玩笑得对主任说,“给我做个手术把子宫肌瘤切了不就得了”。主任并没有放松警惕,谨慎的给她开了彩超检查,并为患者做了妇科检查。检查过程中,主任的表情越发地严肃起来,发现这个肿物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凭着多年的经验,主任判断有很大可能肿块是恶性的,便问患者发现包块的经过。她讲述说每天里只顾忙着照顾孙子,一天不小心被孙子踢着了肚子,当时感觉肚子疼,以为只是踢到了一下,休息一下就好,但这些天一直没有好转,医院就诊。手术后病理确诊肿块是恶性的。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些人总是不以为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很多,医疗技术也比以前发达,很多人仍然没有定期体检身体的意识。我想到了患者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我能吃能喝能动的,咋会得病呢”。的确,生活中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吃能喝能走能跑就是所谓的健康,因而疏忽大意,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注意定期体检,这就是症结所在!而且妇科方面的疾病对吃喝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导致了很多女性朋友们对自己妇科方面的健康产生了误解。

为了让更多女性朋友们及早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症状,及时就诊,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我查阅了书籍和文献,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识别妇科常见的症状和疾病。

与女性妇科疾病相关的常见症状主要有五种:异常阴道流血、白带异常、下腹疼痛、外阴瘙痒、下腹部包块。

异常阴道流血

所有女性朋友都知道,青春期后至更年期前每月都要经受一次“血”的洗礼,但如果月经的量和周期发生了改变,或者正常月经之外的其他时间出现了阴道出血,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比如经量增多或者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其他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症、排卵性月经失调、放置宫内节育器均可有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围绝经期妇女因注意排除早期子宫内膜癌;性激素或避孕药物引起的“突破性出血”也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持续阴道出血: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所致,首先应考虑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停经后阴道流血:发生于育龄妇女,应首先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应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阴道流血伴白带增多,要警惕晚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子宫黏膜下肌瘤伴感染。性交后或阴道检查后,立即有鲜血出现称为接触性出血,应考虑急性子宫颈炎、子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能。经间期出血,若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15日,历时3-4日,且出血量少,偶可伴有下腹疼痛和不适,多为排卵期出血。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数日或者来潮后数日,持续极少量阴道褐红色分泌物,可见于排卵性月经失调或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亦可能出现类似情况。间歇性阴道排出血性液体应警惕有输卵管癌的可能。外伤后阴道流血常见于骑跨伤后,流血量可多可少。除了上述各种不同形式的阴道流血外,年龄对于诊断也有重要诊断价值。新生女婴出生后数日有少量阴道出血,系因离开母体后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子宫内膜脱落所致。幼女出现阴道流血,应考虑有性早熟或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青春期少女出现阴道流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应考虑与妊娠相关疾病。围绝经期妇女出现阴道流血,以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多见,但应首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白带异常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白带是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黏稠,量少,无腥臭味。如果发现自己的白带呈灰黄色,豆渣样,泡沫样,脓性,有腥臭味等,就要警惕起来,出现这些症状往往提示可能有细菌、真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感染,医院化验白带和分泌物来鉴别。如果发现白带呈血性或者水样,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可能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炎症问题了,有很大的可能提示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医院就诊排查。

下腹疼痛

根据起病时间不同所发生的疾病也不同,若是起病缓慢而逐渐加剧者,多为内生殖器炎症或恶性肿瘤所引起;急骤起病者,应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或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反复隐痛后突然出现撕裂样剧痛者,应想到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的可能。疼痛部位不同,疾病往往也不一样,如果是下腹正中,多考虑子宫病变引起;单侧下腹痛,应考虑附件疾病,如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卵巢急性炎症、异位妊娠(宫外孕);双侧下腹痛多见于盆腔炎性疾病。疼痛性质不同疾病也不同,持续性钝痛多为炎症或腹腔内积液所致,若是顽固性疼痛以至于难于忍受,常常是晚期生殖器癌肿所致;若是阵发性绞痛应考虑子宫或者输卵管等空腔器官收缩所致;若是撕裂样锐痛可能为宫外孕、卵巢肿瘤破裂所致;若是下腹坠痛应考虑宫腔内有积血或者积脓不能排出所致。下腹痛时间也具有诊断的意义,若是在月经周期中间出现一侧下腹隐痛,应考虑为排卵性疼痛;经期出现腹痛或为原发性痛经,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周期性下腹痛但无月经来潮多为经血排出受阻所致,见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者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等。与月经周期无关的慢性下腹痛见于下腹部手术组织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等。

外阴瘙痒

多数是卫生问题和生殖道炎症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以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以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色素脱失。蛲虫病引起的外阴瘙痒以夜间为甚。糖尿病患者尿糖对外阴皮肤刺激,特别是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也可表现为包括外阴在内的全身皮肤瘙痒。也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一般仅发生于生育年龄或绝经后妇女,外阴瘙痒症状严重,甚至难以忍受,但局部皮肤和粘膜外观正常,或仅有抓痕或者血痂,可能与分泌物刺激、外阴过敏、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

下腹包块

这个就是文章开始所举例子中两位患者的症状,由于早期发现包块或者彩超提示包块,既不疼,也不痒,也不影响吃饭,很多女性朋友不会在意,但是需要告诉大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建议!建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医院就诊。如果是良性肿瘤,手术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结局较好;即使是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能改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这一点至关重要!一旦因为疏忽大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发展到晚期,预后往往较差,毕竟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仍然是全世界的一个难题。

notice

注意

疾病的表现和症状可能不是单独出现,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出现多种症状,如: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症状不仅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还会伴有异常的白带、贫血、下腹不适等症状;宫颈癌患者不仅有同房后出血或者阴道检查后出血,也会有白带异常如排出白色、血性液体等。附件区恶性肿瘤患者除了在洗澡时或者其他情况自己摸到包块,还会有腹胀以及阴道点滴出血等症状。恶性肿瘤的晚期还会出现输尿管梗阻、尿毒症、贫血、恶病质等症状;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更应该警惕,医院就诊才是正确的选择,等到吃喝拉撒都出现了困难再来就诊,可能治疗就无济于事。

妇科疾病包括炎症、肿瘤、功能紊乱、发育异常等方面。炎症、月经紊乱等虽然不如恶性肿瘤那么致命,但如果不注意预防和治疗,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带来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果。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外阴癌、绒毛膜癌等,其中威胁最大的是卵巢癌,因为卵巢器官很小,裸露在腹腔,深藏在下腹,不易被触及,容易被忽略,只有通过彩超、CT、核磁等辅助检查才能被发觉,一旦有恶性细胞脱离卵巢,很快就会发展为恶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用宫腔镜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在所有的妇科肿瘤当中,宫颈癌是最容易被筛查发现的恶性肿瘤,因为宫颈是可以通过窥器很容易被妇科检查看到的器官,如果能广泛普及预防知识和筛查,宫颈癌甚至有绝迹的可能。

对于疾病,防胜于治,因此我们建议广大女性同胞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均衡的饮食,适度的健身,保持心情愉悦。有条件的医院每年给自己做一次必要的体检,常规的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妇科检查)、白带、支原体、衣原体、盆腔彩超、宫颈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肿瘤标志物等。愿每一位女性认真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与您同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zwys/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