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下你高贵的二郎腿
因为翘久了,修复起来真的很贵
以下内容是一些健康提示,基本贯穿女性生命的始终。根据现实状况,提示你避开五个健康大坑。
第一件要做的事:定期体检
成年人都应该每年做一次定期体检,不过由于女性的特殊性,你的体检,还要涵盖以下三项:妇科+乳腺+骨密度。建议有了性生活,30岁以后,坚持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
1、妇科检查:子宫、卵巢。腹部或阴道超声(排除卵巢、子宫病变)。
2、宫颈癌筛查:21岁之后宫颈癌筛查,包括TCT+HPV。
3、肿瘤标志物检查。
4、乳腺癌筛查:乳房外科检查,触诊、影像检查。
5、骨密度:特别是45岁之后。以了解自己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女性激素的雌激素,有保持骨密度的功能。在闭经之前,能够维持骨量。但是,雌激素减少,骨量开始慢慢减少,骨质会变得脆弱。同时,钙质的吸收能力变弱,骨质疏松加重,容易骨折)
第二件要做的事:定期做乳腺自检
30岁之后,最好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除了体检时的外科触诊,最好加上乳房X线钼靶拍片,或超声检查。
还要自己形成习惯,至少每个月一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乳房自检,及时预防。怎么做呢?(在洗澡时,把沐浴液打成泡,抚摸乳房。抬起需要确认的那一侧的手臂,另一只手并拢,一边画圈一边按摩乳房,看看是否有硬块。洗完澡后,再照镜子看看乳房有没有凹陷,乳晕有没有变化。用拇指、食指夹住乳头,轻轻挤压,看看是否有液体渗出来。
乳腺增生尤其容易出现在30~40岁,闭经后症状就会消失。一般没有治疗的必要,每隔一段时间随诊就可以。
第三件要做的事: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手机软件,可以帮你记录月经开始、结束的日期,很方便,不妨用起来。
另外,学会自己观察,比如注意看血块、出血量。通过记录这些,你能够发现自己的月经周期是不是规律、有没有变长或者变短、出血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万一需要看医生,也能更准确地跟医生描述自己的状况。
避坑一:子宫肌瘤必切,切后会导致不孕
大约一半的成年女性,都会有子宫肌瘤,而且基本都是良性的。有症状的需要手术治疗,没症状的,可以定期检查,看看是否有变化。不要看见有肌瘤就认为要动手术。
子宫肌瘤是否造成出血,最重要的因素是长的位置,其次才是肌瘤的大小和数目。通常不超过5厘米的肌瘤,尤其子宫肌壁间生长的肌瘤,既不影响月经,也不影响怀孕,没有必要切除。
如果是向宫腔内生长的肌瘤,月经时的子宫内膜剥落面积大,月经量大增,甚至会出现贫血。可以找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避坑二:阴道需要彻底冲洗
阴道天生具有自洁作用,也从来就不是无菌真空,它的自我防御能力相当高,根本就不需要彻底清洗。
女性的输卵管和卵巢,外挂在子宫两侧,子宫连着宫颈,宫颈下边接着阴道,可以说,整个生殖系统,和外界直接相通,看上去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但是,女性的生殖系统,具有超强的自我防御能力。
避坑三:卵巢有泡泡,积液就要治疗
和子宫肌瘤一样,卵巢囊肿也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有的医疗机构,只要看到卵巢囊肿,无论发现了多长时间,有没有症状,也不管囊肿的大小和性质,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只要B超报告了卵巢上有泡泡,就说要开刀。像滤泡囊肿或者黄体囊肿,这些是根本不用打针吃药,3~6个月自然就会消失。至于正常女性体检时,发现一点盆腔积液,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
避坑四:宫颈糜烂就得治
在国内,老版本的教科书,还把宫颈糜烂列为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按照病变面积占整个宫颈的比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随着诊疗手段的发展,医学界对宫颈认识的提高,宫颈糜烂这一术语不再恰当。后来,妇产科学的教科书修订时,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病名,也换成了同样的叫法“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对这一生理现象进行解释。
但有些医疗机构,对于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拿着旧词“宫颈糜烂”过度演绎,然后利用这种字面上的解读进行过度治疗。用它会引起不孕、盆腔炎,不治疗会发展为癌症来制造恐惧,甚至还会打心理战,询问女性是不是性生活过度?没有注意卫生?用这种方式引发女性的羞耻感,然后推荐所谓“最先进”的治疗方式,许诺彻底治愈,却连最基本的宫颈细胞筛查(TCT)都不做。
其实,有没有不孕、盆腔炎这些病症跟宫颈糜烂、宫颈癌没有直接关系,主要看有没有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
避坑五:HPV感染就会得宫颈癌
HPV感染不是洪水猛兽,女性在一生当中,可能会高概率地感染一次HPV,但大多能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将病毒彻底清除,没那么吓人。
如果很多女性知道HPV疫苗,都已经是成年了,这时候再打还有没有用呢?
目前上市的疫苗是预防性的,不是治疗性的。一般来说,成年女性如果已经有过性生活,就有可能有病毒暴露感染史,那就得看要打的疫苗有没有做过临床试验,是否证明了对成年人群使用的有效性。打了疫苗并不
意味着从此万事大吉,更不能代替宫颈癌筛查。建议每年还需要定期检查宫颈刮片和HPV筛查。有性生活的女生,比较严格的是21岁开始筛查,最晚到25岁,都应该养成这种定期筛查的习惯。
每当树上多一片树叶
地上的光就会有变化
-END-
↓一月课表↓
最新活动请扫码咨询
及时了解树叶瑜伽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