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又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卵巢产生包裹性积血的一种病变。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
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如何治疗
传统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大多数女性朋友经检查被确诊为巧克力囊肿后,一般都被告知要进行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
然而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腹腔镜治疗巧克力囊肿。但是,经过临床验证腹腔镜治疗巧克力囊肿的复发率高达90%,这是因为巧克力囊肿的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很难将囊肿完整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多数会造成囊肿破裂,引起复发。
开腹手术更是难以顺利完成,因为相当一部分病人会有盆腔粘连等,故造成复发的机率更高,并且一量囊肿破裂囊液流入腹腔内后容易在腹腔内其它脏器或组织上种植。如再度手术,难度更大,复发率也更高,影响以后生育。
最新最有效的超声介入穿刺治疗
近年来,随着超声(主要是彩超)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介入超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其治疗更加微创化(一根细针)
超声介入治疗巧克力囊肿的原理:在彩超精准引导下将一根介入穿刺细针直接刺入囊肿内,抽净囊液,注入双重硬化药物(95%医用乙醇,聚桂醇)冲洗,破坏囊壁的组织构造,使囊壁失去再分泌囊液作用,进而囊肿慢慢萎缩消失。这种方法与手术相比可以将囊肿治疗的更加彻底,通过穿刺不会造成囊肿的破裂,所以不会造成囊肿的复发
为什么要使用双重硬化剂呢?
传统硬化方法使用99.9%无水酒精,但因其是工业酒精,是不能用于人体的,后来改用95%医用乙醇,但是目前使用的医用乙醇也仅用于体表,一般不用于体内治疗等。
为了减少乙醇远期不可预知的隐患,故在乙醇硬化结束时,要将其全部抽出,一点不剩。但是,因为囊肿的形态会随着囊液抽出而发生改变,囊腔变成不规则形,故有可能会在囊肿的某一处残存多多少少的乙醇,如果使用生理盐水置换之,那么囊肿疗效有可能下降,故我们采用新型硬化剂聚桂醇二次注射冲洗,目的:一是置换出残存的乙醇,最大程度减少不可预知的远期风险,二是聚桂醇的再次硬化作用下,效果更加可靠。
病例分享病人,35岁,发现右侧附件区囊性肿物六年余,此次要求介入超声穿刺治疗,术前诊为巧克力囊肿。
介入过程:
A,首先,预穿刺路线,目的:最大程度减少风险的重要一步。
B、介入穿刺针在彩超引导下精准进入囊腔,抽出巧克力样囊液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清亮液体,尿激酶注入囊腔反复冲洗直至未见明确颗粒样物,目的:溶解囊壁上附着的粘稠血液。
C、注入2%利多卡因反复冲洗后并抽出,目的:减少治疗过程中硬化剂对囊壁神经的刺激,减少病人疼痛,使其能愉快治疗。
D、分次注入95%医用乙醇达ml,直至抽出液为清亮液体,观察抽出液中无明显小颗粒物等,目的:置换并硬化彻底
E、乙醇尽可能全部抽出,之后,分两次注入1%聚桂醇10ml共20ml反复冲洗后全部抽出。目的:减少乙醇可能存在的远期风险。
F、术中病人无明显不适,再次口头医嘱交待此类囊肿治疗后近期囊肿内部可能产生的变化,没有做超声等影像复查的必要,最少六个月后复查。
第一步,预穿刺路径,避开大血管及重要组织脏器
第二步,专用介入穿刺针准确刺入囊腔
第三步,抽吸
之后,生理盐水,尿激酶等彻底冲洗,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然后,95%医用乙醇置换法反复硬化冲洗,并尽可能抽净。
最后,聚桂醇分次置换残存的乙醇,并反复硬化冲洗
拔针后,观察10分钟以上,无异常方可离开
介入超声优点适时动态观察,无X线放射,精准穿刺,安全性高,简便(门诊或住院均可),可重复性强(对于复杂囊肿或较大囊肿,可随时介入治疗),无术后瘢痕等
相关链接:
超声介入治疗肝肾等囊肿为首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