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计生》9月26日第三版
1江门有效防控输入性寨卡疫情□吴宏图
截至9月19日,江门市自今年2月发生输入性寨卡疫情以来,共报告13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确诊病例,均为轻症。除新近报告1病例外,其他已全部痊愈出院和解除隔离,目前没有出现本地病例,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心谋划抓得“早”
2月5日,江门市副市长梁许赞到卫生计生部门检查工作,针对恩平等地在委内瑞拉侨胞多(约20万人)的特点,要求增强警惕性,及早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做好检测技术、防蚊灭蚊和临床救治的准备工作。春节前,该市疾控中心就储备了部分的寨卡病毒检测试剂,为实验室应急检测做好准备。
2月15日省卫生计生委通报全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情况后,江门迅速向广东省疾控中心申领人份检测试剂,并组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教育部门及各市、新会区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对寨卡病毒病疫情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市委主要领导即批示要求分管市领导、市卫生计生、检验检疫、外侨局等部门要主动、及时了解、掌握、分析、研判形势,排查摸底,加强对重点地区、人群和环节的防控工作。
2月26日凌晨零时30分,寨卡病毒感染者从广州到达恩平,这是该市第一例输入性病例。凌晨1时40分,该市出入境检验部门连夜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市卫生计生局和恩平市政府。江门市、县两级卫生计生、疾控部门迅速对通报人员开展连夜追查,耐心说服病例主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对每一例新发病例,省、市、县三级联合工作组深入疫点村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居家环境情况调查及健康风险告知,对密切接触者指导落实防控措施。
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原计划于3月7日至11日到恩平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访问团总人数为37人。经省、市的多方面沟通协调,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对原到访计划作出调整,暂缓了对恩平市的来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寨卡病毒疫情输入风险。市国安、公安部门主动介入,加强有关信息的沟通,及时掌握有关动态和苗头。
联防联控抓得“实”
该市制定印发《江门市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江门市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方案》,成立由常务副市长吴晓谋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梁许赞担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江门市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计生、公安、外侨、宣传、教育、检验检疫、旅游等部门各负其责,开展防控工作,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卫生计生、疾控部门加强省、市、县三级疾控技术力量联动。
卫生计生部门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和医疗救治工作,成立寨卡防控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病原检测专家组,做好疫情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随着广大群众对寨卡病毒病危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重视生育二孩健康关乎自身利益,各地群众参与寨卡防控热情高涨,配合政府开展防控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清理和回国归侨排查、随访、登记工作。
利用全国第28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该市规定每星期五下午集中开展灭蚊大行动。据统计,在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市共出动11万人次,清理孳生地33处,清理卫生死角处,清理水体处,清理淤泥垃圾杂草杂物吨,投放灭蚊药物公斤,出动专业队员人次。
科学防控抓得“准”
从2月1日起,该市通过公安出入境、外侨、各镇(街)等多条渠道,重点发挥基层村(居)的属地排查职责,对从疫区回国返乡人员开展排查登记、专人随访和跟踪监管。并将收集到的拟从寨卡病毒疫区回乡人员信息,及时通报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协助追踪。截至7月18日,累计健康随访跟踪人。通过上述摸底排查,及早介入,源头监控,使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主动、有序、有效。
该市在恩平疾控中心设置一个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点,利用省疾控中心提供的1部便携式检测机,使筛查检测工作就地就近开展。目前已完成采样筛查人。筛查出7例确诊病例,3例隐性感染病例。
对确诊病例采取集中隔离治疗的方式,医院为恩平市医院,一切费用由恩平市政府负担。医院做好病房、病区防蚊工作(如安装纱门、纱窗、挂蚊账、点蚊香)。
该市在恩平共设蚊媒监测点43个,覆盖恩平各镇(街)和村委会(社区)两级,每周进行1次布雷图指数和成蚊指数的监测,并根据蚊媒监测情况,针对性开展成蚊消杀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发现散发输入病例后,对核心区3天监测1次,确保7天内布雷图指数降到规定指标以下。各镇(街)、市有关部门组建专门消杀队伍,配备蚊媒消杀器械,邀请相关专家专题授课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到目前为止,恩平市先后共出动专业防制人员人次,使用消杀蚊幼虫药.23千克、消杀器材台次;清理卫生死角处,搬运垃圾处,有效清除蚊虫滋生地处。
责任倒查抓得“狠”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多次批示要求全力以赴、严防死守落实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梁许赞等领导亲自到恩平市督导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工作,解决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该市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有名单而随访不及时发生确诊病例的,倒查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出现本地病例的,倒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出现疫情爆发的,追究镇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对监测存在欺报瞒报、数据信息上报不及时、连续两次蚊媒指数居高不下、清洁消杀力度不足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到目前为止,恩平市本级财政投入万元用于防控工作。江门市也从年重大传染病应急等经费中拨出万元给恩平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市级财政增拨78万元支持市疾控中心配置一台虫媒应急消杀车投入防控工作。
(作者单位:江门市卫生计生局应急办)
2健康“守门人”比拼卫生技能
深圳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市级决赛举行
□陈永祥
9月18日~19日,深圳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市级决赛在银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文能坐诊开药、武能缝针急救,懂慢病管理、善妇幼保健的家庭医生、全科大夫同台竞技,经过两天激烈的比拼,全市各区名参赛选手顺利完成考核。
“这里发现一名患者晕倒,颈动脉搏动消失,没有反应,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在当天的比赛现场,参赛人员正在就出现的紧急情况实施模拟急救技能。各支代表队的医务人员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开紧张的医疗技能大比拼。
据了解,此次比赛由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社区卫生协会承办,市急救中心、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协办。自8月起,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余家基层卫生机构,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从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生在内的多名医务人员中选拔出名选手参加比赛。这些参赛的选手都是在社区居民身边、天天能见到的医务工作者。
本次决赛包括综合笔试、操作技能、情景再现和知识竞答四部分,分为个人和团体项目,重点考核全科医疗、社区护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其中,全科医疗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相关技能,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急救技能、常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综合病(案)例分析等;社区护理包括社区护理基本理论与工作方法、社区护士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操作、急救技能;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包括全科医疗、社区护理和基本公共卫生相关内容。
据介绍,目前深圳市基层在岗的技术人员共有多名,他们担任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一名优秀的基层医务人员,不仅要具有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老人慢病能管理、孩子生病来帮助、孕妈保健会监护……必须具备“十八般武艺”。比赛不仅要比拼医务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更考验医疗队伍的紧急应变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找出基层医务人员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缺什么、练什么”,规范社区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风险,积极推广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好经验、好方法。
按照比赛规则和成绩,深圳市级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的授予“年深圳市基层卫生技能标兵”称号,其中比赛综合成绩第一名且理论和实操均合格的参赛选手,经所在单位及工会推荐、按程序申报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目前,全市95%的社康中心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优先诊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10项个性化服务,已累计为近65万户家庭、万市民提供签约服务。
(作者单位: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宣教处)
3援疆路上感动常在
——记医院主任医师李俊东
□陈鋆穆罕默德·亚力坤
在医院妇科副主任李俊东的办公室桌面,离他座位最近的地方,放着一本特别的相册,相册封面用手写体写着“感谢东主任,勿忘我们!感谢您为妇外一科发展给予的帮助”。首页是一张新疆医院的照片,写着“东哥,故事从这里开始”……
刚去新疆的时候,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李俊东也有水土不服的状况,但是,他说,人是可以适应环境的,关键在于自己主观意识上的调试。他把援疆这一年半的经历总结为“定身——定心——定位”。首先是定身,只有尽快适应环境、适医院的日常起居,才能进一步定心,牢记援疆干部作为纽带桥梁的使命。最后是定位,援疆干部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根据受援单位的需求,亮出真心,真诚工作。
“提供优质的治疗才是对患者真正的关爱”
在临床工作中,李俊东勇于挑战疑难病例,服务患者。他总说,“提供优质的治疗才是对患者真正的关爱。”当地医生说,手术过程中的东主任非常严谨。小小电刀,在李俊东手里变成一件万能的武器,电凝、电切、分离、止血,他将手术电刀用得出神入化。李俊东的宫颈癌根治术,解剖分离得清清楚楚,而且出血极少。
一位65岁罹患卵巢癌的老太太,刚入院时腹部的肿物比足月妊娠还大。医院化疗三个疗程,肿瘤未见明显缩小。接诊的李俊东认为,只有手术能挽回病人一命,于是果断为患者施行手术。手术中,李俊东发现患者整个肿瘤与前腹膜、后壁脏成腹膜粘连。由于这个巨大的肿瘤中间充满囊液,开腹后医生们几乎看不到正常的脏器,只能隐约看到一侧输卵管。手术有难度,只能逐步分离,全凭耐心与医生的手术技巧。在李俊东带领的手术团队的努力下,手术取得成功,患者目前预后良好。
“为所爱的专业付出心血,总会得到收获”
“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一流的诊治水平传授给了我们。”当地的医生这样评价李俊东。援疆期间,李俊东通过组织大查房将国内外最新动态及医院的诊治规范、特殊情况处理方法等告诉新疆医院的医生,发给他们一本《妇科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供大家学习。针对科室的疑难病例、重大疾病,李俊东手把手地指导当地医生。对于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李俊东会根据当地医生的诊断与治疗疑问,思路清晰地告诉他们手术是否能做,术前检查、术中的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在李俊东的指导下,妇外一科处理疑难病例更加得心应手,医院的诊治程序融入到了日常诊治活动里。
医院维吾尔族人中唯一的男妇科大夫,平时总是缺少一份自信心。李俊东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我也是妇科男大夫,在工作中也会碰到一些排斥和不理解,但是只要你爱你的专业,为所爱的专业付出心血,总会得到收获,不要动摇,不停地学习,你将来就是名医。”
(作者单位:医院,新疆医院)
后护士当上“妈妈”□王艳珍
一名出生仅两天、身患多种疾病的早产“弃婴”,生母不辞而别。面对“弃婴”,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全力抢救,一群尚未结婚的“90后”护士还当起了“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近两个月,用真情诠释了爱心佳话。今年4月,医院儿科收治弃婴“小袁缘”的故事,被大家广为传颂,该科被推荐为“9月份东莞好人候选人”。
早产病重小生命成弃婴
据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红梅介绍,2月15日也就是正月初八,晚上8时25分,正在值夜班的她接到急诊科通知,称有一名产妇和一名女婴被送到急诊科,情况危急。
“是个早产儿,呼吸急促。”王红梅说。全面检查发现,这名早产女婴体重只有2.29公斤,胎龄34周,患有肺炎、消化道出血、病理性黄疸等疾病,需要立即治疗。
婴儿母亲自称名叫“王清清”,今年25岁,是四川人,租住在沙田镇中心区。孩子的父亲没见露面。
王清清说,她怀孕32周,在孕前和怀孕5个月时都曾吸食过违禁物品。医院做引产手术的,没想到在出租车上就生了。王清清没有家属陪伴,也没带多少钱。
医院领导汇报,医院为产妇及女婴开通“绿色通道”救治。
“不怕她不交钱,就怕孩子有危险。”王红梅说。随后,婴儿被送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经过10天的治疗,患儿痊愈。
可是,在入院第三天,王清清竟失踪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医院。至此,王清清已经欠下医疗费2万多元。生母放弃了孩子,但王红梅等人没有放弃,她们决定把这个孩子养下来。
精心呵护女婴恢复健康
“她是一个生命,我们不可以放弃不管。”新生儿科护士长吴兰霞说,“我自己的小孩快9岁了,看到这个被生母遗弃的孩子,真是心疼。”
此后,吴兰霞和新生儿科的其他4名护士郭凤莲、袁楚桥、朱苏玲、袁小玲以及普通儿科的护士陈秋妍便当起女婴的“临时妈妈”。
这几人中除吴兰霞和郭凤莲已有小孩外,其他护士都是尚未结婚的“90后”。她们主动分为两班,全天候地护理女婴。
这4名护士中有两人姓袁,于是大家给女婴取名“袁缘”。用袁小玲的话说:“相逢是缘,遇到她就是我们的缘分。”
护士们自费给袁缘买来奶粉、纸尿裤和婴儿衣服……其他婴儿该有的,袁缘一样也不缺。
3月15日是袁缘满月的日子,袁楚桥和陈秋妍提前在网上买了婴儿衣服,作为满月礼物送给她。朱苏玲给袁媛理了发,把她渐渐长长的头发理成一个爱心形状。
经过一段时间照料,袁缘身体恢复健康,成长状况良好,体重也增加不少。
“护士妈妈”依依不舍送走“袁缘”
4月13日,袁缘被市儿童福利院接收。当日下午,沙田公安、社会事务等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医院新生儿病房。胖乎乎的袁缘在小床上睡得正香,护士们已为袁缘洗好了澡,换了纸尿裤、新衣服和包裹的毛毯。吴兰霞正在整理护士们为袁缘准备的衣服,几十件婴儿服、帽子、口水巾装了满满一袋。当陈秋妍给袁缘围上一条新的口水巾时,睡梦中的袁缘脸上露出了笑容。
陈秋妍在朋友圈发出一条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百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