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区别于植物药根本在哪里?
为什么只能用嘴说,却无法用科学来体现?
青蒿素的走红究竟是打开了中药未来的路?
还是关紧了中药发展的门?
关庆维
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
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人体全息医学会会员
孔子学院特聘中医药文化主讲嘉宾
关庆维:中医药遭到降维打击什么是最上乘的养生?——关庆维中医文化与哲学观——智慧东方栏目关庆维王鲁湘:当第一位宇航员着陆月球的时候,美国人曾经畅想,月球主权应该属于美国;若是这样,中国人倒可以辩驳:主权应在中国,因为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嫦娥就已经定居月球了。虽是笑谈,但中国道家早有一本《日月奔磷经》,描述了登陆太阳和月亮的设想。其实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了对日月星辰的研究;“阴阳五行”这一古朴的自然哲学,更协助着中国的天文、气象、化学、宗教等等学说生发、壮大起来;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欧洲“黑死病”般持续几个世纪、掠走数千万生命的瘟疫,势必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智慧为华夏民族保驾护航。中医,这个现代人似懂非懂、半喜半烦的学术,在西学东渐后跌跌撞撞地进入了1世纪,但它“天人合一”的宗旨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哲学为基的中医,将如何“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请来了同仁堂医馆的关庆维大夫说说看。
解说:现任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出身于中医世家,祖辈关月波、父辈关隆、关幼波皆为京城名医,自幼承蒙他们亲传身授,行医二十多年来,关大夫对中西方医学文化的差异感触颇深。
关庆维:因为现在科学,所谓的西方科学,从原子论讲就是它一切都从物质出发,所以在物质层面是一个静止的,是一个非生命的状态,但是中国的中医文化是由人出发的。
王鲁湘:是个活体,是个生命。
关庆维:对,是一生命。
王鲁湘: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