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襄
盛
会
南京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于年12月18日至12月23日在江苏南京举办妇科肿瘤与生殖外科高峰论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年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线上学术论坛邀请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以专题讲座、手术视频展播的形式对妇科肿瘤、生殖外科手术等领域的国际最新进展与焦点问题展开全方位的解读与探讨;同时举行第26期妇科宫腔镜和腹腔镜线下培训班,采用手术直播、专题讲座、腹腔镜模拟操作及GESEAHYSTT宫腔镜手术培训体系等授课形式向基层单位的妇科医生传递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原则、手术技巧及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促进妇科内医院的规范应用。
开幕式
开幕式由南京医院贾雪梅教授主持,贾雪梅教授感谢了相关领导及机构对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支持,介绍了会议日程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形式,同时希望学员遵守疫情防控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防护。
沈志洪会长致辞,他代表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沈会长表示,妇科腔镜微创技术的优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对于患者及社会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他肯定了微创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鼓励各位专家互相积极交流,为促进妇女健康发展继续做出积极贡献。
会场一
王武亮教授:
医院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
王武亮教授对疤痕妊娠的认识误区、临床分型、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介绍了面对不同病人的术式选择,并分享手术视频。
陈灿明教授: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管理
陈灿明教授从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发病诱因、不同类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疗效判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临床面对瘢痕妊娠患者需综合考虑其个人情况、病灶大小及所在当地医疗条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选择,在安全的前提下清除病灶。
吕蓓教授:
医院
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与再生育
医院
吕蓓教授对剖宫产发展历程,瘢痕憩室形成原因、憩室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憩室合并妊娠患者不同孕期管理要求做了详细的介绍。
张蓉教授:
医院
盆腔脓肿的微创治疗探讨
张蓉教授从盆腔脓肿的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精彩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及视频演示分享临床操作经验。
隋龙教授:
复医院
阴道内镜(Vaginoscopy)的创新应用--阴道残端上皮内病变诊治
隋龙教授带来了关于阴道内镜在阴道残端HSIL诊治中的应用的精彩分享。宫颈CIN的手术后阴道残端发生的病变难以及时发现并准确诊断,隋龙教授对此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诊治方法。
申艳教授:
南京医院
阴道镜检查漏诊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申艳教授详细讲解了阴道镜检查漏诊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并分享了一些临床操作技巧,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避免漏诊,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会场二
孙大为教授:
中国医医院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现状
孙大为教授全面介绍了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手术在中国大陆的现状,总结了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中国大陆开展的四项要素,包括学术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和学会支持以及器械研发与创新。一项为期2年的大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大陆近70%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这项新技术,最主要的适应症为附件良性病变、子宫良性病变。孙教授重点讲解了阴道NOTES手术的两大关键点,通道的建立以及解剖观念的转变,由下往上看,并结合实例分享了VNOTES前后入路具体的方法及体会。
沈杨教授:
医院
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之难点与对策
沈杨教授结合其团队的经验分享单孔腹腔镜在盆腔淋巴结切除中的应用难点与技巧,介绍了LESS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循证证据,详细讲解了盆腔淋巴结相关分区与解剖,结合其团队病例视频分享了LESS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具体操作方法,LESS前哨淋巴结的切除以及LESS困难或复发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的注意事项,总结经验:解剖是前提,技巧是保障,器械合理配合搭配,做到心中有数,手下有准,有备无患。
张蔚教授:
医院
VNOTES妇科应用新进展
张蔚教授阐述了VNOTES具有体表无切口和瘢痕,满足患者微创心理,阴道切口无疼痛,愈合能力强,术后疼痛减轻,患者能够早期活动等优势,VNOTES存在的局限性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张教授认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优化,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VNOTES在妇科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张教授结合其团队的病例手术视频讲解了VNOTES操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杨晓清教授:
医院
普通单孔与机器人单孔腹腔镜的优缺点比较
杨晓清教授讲解了普通单孔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四代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及其手术优缺点,结合其团队的病例手术视频分享了两种单孔腹腔镜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杨教授认为目前四代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应用范围理论上包括所有普通单孔腹腔镜适应症手术及多孔腹腔镜的手术,四代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有效解决了多孔取标本的不便,解决了单孔腹腔镜的视野盲区、操作盲区,医生疲劳手术问题,机器人具有独特的能量损伤小特点,恢复快,但机器人脐部切口长度较大,费用较昂贵,目前尚未纳入医保。
丁易钤教授: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宫环直肠异位的MDT处置
丁易钤教授分享了1例宫环异位嵌顿诊治的成功经验,讲解了节育器异位的分类,节育器部分嵌入子宫肌层的部分异位,完全嵌入肌层的完全异位,子宫外异位,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带环时间久、节育器种类、哺乳期上环、剖宫产史,该病例入院后经过MDT讨论,后行宫腔镜联合肠镜取出异位的宫环,结合该案例,提出了环异位在临床上预防的注意事项。
陈小平教授:
医院
一例取环引起死亡的思考
陈小平教授进行了一例取环引起死亡的病例分享,令人深省,引发思考,取环引发子宫穿孔的处理时机,确定穿孔,立即停止手术,不必为证实穿孔再次探查缺口,以免增加损伤,并根据手术情况,穿孔的大小及患者症状的轻重作不同处理,如有明显内出血体征或可疑脏器损伤时,应立即剖腹探查手术治疗。
朱兰教授:
中国医医院
阴道炎微生态与HPV相关性
朱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阴道炎微生态变化对HPV病毒感染的影响,详细介绍了不同阴道炎症对HPV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大大提高了学员对阴道炎微生态的理解,增强了学员对阴道炎的处理能力。
会场三
黄胡信教授:
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授院士
妇科手术,聚焦未来
黄胡信教授介绍了腹腔镜仪器的发展历史,详细讲解了近年来自己发表的关于腹腔镜使用的几篇文章,分享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经验,并进行了手术视频的讲解。最后,黄胡信教授分析了妇科手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朱兰教授:
医院
阴道斜隔综合征相关问题探讨
朱兰教授介绍了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定义及常见并发症,阐述了疾病的分型及临床特点,重点讲解了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治疗:青春期前不宜明确诊断,暂不行手术切除斜隔治疗,青春期后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五分之一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完全肠梗阻中更常见,而对于妊娠结局来说,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在及时矫治后,总体妊娠结局良好。
向阳教授:
医院
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改良Gargent术式
向阳教授介绍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历史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症,分析了腹腔镜辅助下改良Gargent术式的优点,并带来了精彩的手术视频分享。最后,向阳教授重点讲解了治疗结局,并总结到,腹腔镜辅助下改良Gargent术式无论从微创还是肿瘤的结局来考虑,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
狄文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年妇科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狄文教授分别讲解了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对于卵巢癌,狄文教授分析了术中淋巴结的处理要求,介绍了二次减瘤术的临床研究及适应症,详细讲解了各种化疗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预后情况;对于宫颈癌,狄文教授讲解了宫颈癌手术方式的进展及NCCN指南的更新;对于内膜癌,狄文教授指出,年NCCN子宫肿瘤指南新增子宫内膜癌TCGA分型的检测流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比例居妇科肿瘤之首,并详细阐述了内膜癌免疫治疗。
吴鸣教授:
医院
宫颈癌手术的北京术式
吴鸣教授讲解了新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国际分类,分析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水平,及III型手术常会导致的结果:RH损伤自主神经。吴鸣教授阐述了腹腔镜手术除了要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造成的污染,并强调LACC阴道残端复发两组没有差别,不要过多纠结阴道的处理以及举宫器的使用。最后,吴鸣教授详细讲解了北京术式的步骤,并进行了视频分享。
王泽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单中心10年病例分析
王泽华教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例早期宫颈癌手术病例,具体分析了手术方法,并进行手术视频分享。王泽华教授阐述了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术后并发症的,及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存的情况。王泽华教授将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生存与美国癌症数据库开腹队列对比,发现没有显著性差异。
陈春林教授:
医院
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陈春林教授分析了LACC研究的局限性:本试验的结果不能推广到“低危”宫颈癌(肿瘤直径2cm:无淋巴血管浸润;浸润深度10mm,无淋巴结受累)患者。郎景和启动了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在可靠证据下,寻找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写成专家共识。陈春林教授详细讲解了研究的过程,并指出,从肿瘤学预后的角度,年FIGO分期IB1期肿瘤直径≤2cm子宫颈癌患者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张玉泉教授:
医院
达芬奇机器人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体会
张玉泉教授首先介绍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中的现状,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妇科领域中也越来越广泛,达芬奇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对比了腹腔镜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优缺点,随后分享了一例达芬奇机器人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并带来了精彩的视频分享,最后总结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妇科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
贾雪梅教授:
南京医院
子宫内膜癌分子诊断及免疫治疗进展
贾雪梅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分型,主要分为:POLE基因超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型、低拷贝数型,高拷贝数型。详细介绍了微卫星不稳定型(MSI)与错配修复(MMR)的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及PCR方法。随后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分子分型检测流程,子宫内膜癌前瞻性分析风险分类。最后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分子检测及免疫治疗的意义及展望。
张蓉教授:
医院
中高危I期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的争议
首先张教授带来了一例I期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分享,带领大家进行ESMO的指南回顾,详细解读了ESMO指南建议——高-中危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分享了自己对于ESMO指南的思考;随后带领大家解读美国放射科肿瘤学会(ASTRO)循证指南——子宫内膜癌手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中-高危),以及NCCN宫体肿瘤指南回顾(FIGOI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随后分享了JGOG回顾日本临床应用化疗方案,最后提出自己对中高危I期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的临床诊疗决策思考。
刘崇东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
子宫内膜浆乳癌起源及临床研究进展
刘崇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三种分类:BOKHMAN分类,WHO分类以及,TCGA分类,并对各种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及对比,随后介绍了子宫内膜浆乳癌可能的发生模式及浆乳癌的临床特点,早期浆乳癌的诊断,治疗原则与预后,重点介绍了超声及CA对于浆乳癌的临床诊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子宫内膜肿瘤的应用为该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尹香花教授:
医院医院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新进展
尹香花教授首先从ACOG实践指南解读了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详细讲述了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重点讲解了乳腺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药物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异位肿瘤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饮食中长期摄入叶酸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使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提出了针对高危因素的筛查人群,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的方法: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学的检查,并通过视频分享了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技术。最后尹教授给大家解读了NCCN实践指南子宫内膜癌的最新修订,从手术治疗方案,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的检测流程及推荐原则以及靶向治疗等方面。
戴建荣教授:
医院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首先戴教授分析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国内现状,随后讲解了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对象,从年龄,异常子宫出血,遗传因素,与子宫内膜增厚的相关因素等方向详细讲解了高危筛查的适用人群,随后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各种筛查方法的优缺点,包括:肿瘤标志物,阴道超声检查,ECT,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盆腔磁共振。戴教授重点介绍了ECT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重要性。
刘曼华教授:
医院
子宫肉瘤的诊治
首先刘教授从子宫肉瘤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治疗及术后随访作了详细解介绍,刘教授强调在初始治疗中不能使用肿瘤粉碎机,对于有子宫或者肌瘤粉碎术的患者,应再次进腹清理散落病灶,彻底减灭肿瘤细胞。随后带来了4例子宫肉瘤的病例分享,刘教授强调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的子宫肌瘤以及育龄期的子宫肌瘤迅速增大在临床上不容忽视。最后刘教授给大家讲解了子宫肉瘤的处理要点。
袁智民教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宫颈细胞学筛查漏诊CINII以上病变原因分析
袁智民教授首先介绍了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学研究进展以及宫颈癌筛查的策略,
随后分析了宫颈细胞学假阴性的原因,以及不满意标本的处理方法,并分享了宫颈脱落细胞规范的取材技术,最后袁教授对淮安市妇幼保健院62例宫颈高度以上病变细胞学漏诊进行了原因分析:从取材,制片,读片和解释,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对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警示和思考。
吴强教授:
医院
外阴癌诊断和治疗指南
吴强教授吴教授向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外阴恶性肿瘤的主要概况、病理类型、诊断方法和最新的治疗指南,展示了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的多种显影方式,分享了他们团队对“耻骨结节旁淋巴结”的首创名词定义。
周怀君教授:
南京大医院
女性下生殖道恶黑的诊治
周怀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女性下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全面地阐述了外阴、阴道、宫颈恶黑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另外,周教授还分享了女性生殖道恶黑的最新机制研究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分子靶向抑制剂等新型药物进展,对恶黑的临床诊治提出了新见地。
朱琳教授:
医院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改进探索
朱琳教授针对目前关于腹腔镜手术的争议焦点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改进方式,并用精彩的手术视频展示了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免举宫器的方法以及无瘤原则的改进措施,为规范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赵绍杰教授: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宫颈癌QM新分型及临床实践
赵绍杰教授向我们复习了宫颈癌FIGO新分期及治疗选择、解读了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Q-M新分型,同时通过一个临床实践病例分享进一步展示了Q-M新分型指导下的手术范围制定,系统展示了Q-M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
高迎春教授:
医院
宫颈癌全系膜切除的外科膜解剖
高迎春教授解读了系膜以及膜解剖、隔间理论的概念、阐述了子宫与周围系膜床的关系、全系膜子宫切除的范围,分析了全系膜子宫切除术和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区别,最后提出了关于宫颈癌全系膜切除术、系膜信封理论的争议和思考,为宫颈癌的精准手术提供了新思路。
冯文教授:
医院
宫颈腺癌诊治相关问题
冯文教授从历史现状、诊断、分类、治疗、预后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宫颈腺癌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宫颈腺癌诊疗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提高腺上皮病变及腺癌的检出率、如何提高对腺癌的病理认识及分类的应用、如何个体化治疗等,给宫颈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张蓉教授:
医院
盆腔脓肿的微创治疗探讨
张蓉教授从盆腔脓肿的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精彩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及视频演示分享临床操作经验。
会场四
黄浩教授:
南方医院
腹腔镜下宫颈周围环精解
黄浩教授首先介绍了宫颈周围环的定义:宫颈周围度,3-4cm;其次借助手术视频具体介绍了宫颈周围环的内容包括7个间隙、3个韧带、血管、神经和阴道旁组织,指出了手术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位。
罗喜平教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腹腔镜腹主动脉旁巨块淋巴结切除技巧
罗喜平教授通过一个详细的病例给我们介绍了困难淋巴结的定义、切除转移淋巴结所面临的风险,并通过手术视频详细介绍了术中切除巨块型转移淋巴结需要注意的细节,特别是对重要血管的保护及防治癌细胞的扩散的方法。
李大可教授:
南京医院
盆腔淋巴结侧方立体清扫术
李大可教授从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历史开始介绍,对淋巴清扫的范围进行讨论,引出了侧方淋巴结的清扫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二相论,并通过具体的手术视频介绍了组成侧方间隙的三层筋膜及其形成的三个间隙、Q-M分期和NCCN指南中淋巴结的内外野、侧方宫旁组织的主要构成。
康山教授:
医院
卵巢癌IDS的决策、时机和入路
康山教授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文献阅读和对《ASCO/SGO临床实践指南》、NCCN指南的解读向我们阐述了IDS的必要性、时机及IDS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通过解读Suidan评分系统(MSKCC)向我们介绍了PCS和IDS的适应症,最后从多个指南入手向我们介绍了IDS的入路选择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化疗程数对NACT和IDS的影响。
刘木彪教授:
医院
新时期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的几个问题
首先刘木彪教授解读了NCCN指南对初治和复发的卵巢癌病人是否手术及是否二次手术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手术及手术方式对其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讨论了新辅助化疗与手术的关系;其次向我们介绍了如何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减灭程度,网膜、阑尾、淋巴结的分期处理,探讨了手术时机、残留肿瘤状态及疾病的分期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以后手术类型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程文俊教授:
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程文俊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国际上的现状,重点指出了对不典型内异症的忽视;而后介绍了内异症主要出现在卵巢,存在恶变的可能性;最后介绍了内异症恶变的高危因素,临床、影像、实验室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并通过病例具体讲解了内异症恶变的诊疗经过,通过手术视频分享了具体的手术方案。
陆晓媛教授:
医院
内异症相关的卵巢癌
陆晓媛教授首先讲述了内异症恶变的概念,介绍了内异症患者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接着介绍了内异症恶变的特点:以卵巢内异症恶变为主,卵巢外癌以腺癌为主;高位因素包括年龄、绝经状态、高雌激素、卵巢包块、孕产次等;内异症卵巢癌的病理特征以卵巢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炎症、激素有关。通过解读FIGO分期陆教授阐明内异症相关卵巢癌患者以I、II期多见;诊断标准包括临床、影像、实验室标准;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要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应小燕教授:
南京医院
腹腔镜在卵巢癌恶性肿瘤诊治中运用
应小燕教授首先介绍了卵巢恶性肿瘤的概论、特点;其次重点介绍了腹腔镜手术在卵巢癌应用的适应症:早期手术分期、腹水待查的明确诊断、卵巢癌术后化疗后二探、复发后小于5cm手术,最后通过手术视频具体介绍了卵巢癌减灭术的具体方法。
陈友国教授:
医院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广泛性腹膜切除术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
陈友国教授首先介绍了晚期卵巢癌广泛性腹膜切除的理论基础,接着从初治局限于卵巢或盆腔、初治累及盆腔和上腹部、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三种类型具体介绍了卵巢上皮性癌的手术原则,最后从手术实施的可能性、患者的选择性、肿瘤细胞减灭完整度介绍了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广泛性腹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斐教授:
医院
卵巢恶性肿瘤治疗新进展
邓斐教授首先介绍了NCCN指南上最新的卵巢癌手术新进展:分为初治局限于卵巢或盆腔浸润性卵巢上皮性癌、初治累及盆腔和上腹部浸润性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三种类型,并且详细介绍了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指征及不切除淋巴结的指征;接着介绍了卵巢癌化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用药方案及其注意事项,比较了PAOLA-1、PRIMA、VELIA三种靶向药物的安全性、PFS和预后;最后介绍了NCCN指南上的一线化疗方案、适应征以及一线药物治疗的关键点。
苏亦平教授:
南京医院
卵巢交界性肿瘤及相关问题
苏亦平教授首先介绍了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定义、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肿瘤的不同,根据病理类型分别介绍了各型的分类、独特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预后;接着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等四个方面介绍交界性卵巢癌的诊断及各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最后通过解读NCCN指南介绍了交界性卵巢癌的处理要点。
叶春萍教授:
南京医院
早期卵巢癌的诊治
叶春萍教授首先介绍了卵巢癌的概况、病因、分类、卵巢癌的二元发病理论及两种类型卵巢癌的特点,接着介绍了卵巢癌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最后介绍了卵巢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钱华教授:
医院
复发性卵巢癌靶向治疗新进展
首先钱华教授介绍了卵巢癌在全球的治疗现状:多线治疗而生存率无明显提高,提出了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未来;接着从SOLO2和LIGHT两种研究着手阐述了奥拉帕利良好的治疗活性、耐受性以及对生存时间的显著延长;最后提出了卵巢癌全程管理的新模式。
刘琦教授:
医院
微创手术:努力做到微创
刘琦教授首先从生存、死亡、复发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对比了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发现了微创手术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不高于开腹手术,通过对具体医疗纠纷的分析提醒我们微创手术要注意并发症;接着列举了数例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的病例,探讨了宫腹腔镜的特点与肿瘤扩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式对病人预后的重要影响。
刘琴教授:
医院
妇科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
刘琴教授首先介绍了VTE的定义,DVT、PE诊断及筛查的具体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妇科肿瘤与VTE的关系、妇科肿瘤发生VTE的高危因素、妇科肿瘤手术患者VTE预防策略,最后介绍了妇科肿瘤患者VTE的治疗方法。
会场五
梁志清教授:
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慢性盆腔痛的手术与盆腔解剖
梁志清教授首先以手术图片给大家介绍了盆腔及下腹部的血管解剖,子宫内膜异位症CCP的治疗,随后给大家带来了腹腔镜下骶从和坐骨神经松解术的要点,详细讲解了手术步骤,并带来了术中图片分享,分享了手术治疗效果,强调手术后排尿功能障碍需要重视,重视慢性盆腔痛的综合诊治,最后分享了掌握腹腔镜的技巧。
段华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与生育力保护
段华教授首先介绍了EMS病灶特点,临床病理类型,重点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功能的危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腹腔镜是首选治疗,分享了手术指证,强调个体化治疗,讲解了手术治疗的优势及问题,强调减少手术次数,提高手术技巧,降低对卵巢组织损伤,降低复发率及术后长期管理。
姚书忠教授:
医院
盆腔脓肿的微创治疗探讨
姚书忠教授首先介绍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重点介绍了复杂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是膀胱及输尿管。随后介绍了膀胱及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并带来术中图片分享,最后分享了膀胱及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中的手术技巧,并带来了精彩的手术视频分享。
李桂林教授: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常见DIE的临床诊治
李桂林教授首先介绍了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分型,DIE概念,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详细阐述了三种手术方式,即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根治性手术,随后给大家带来了DIE累及骶韧带、累及阴道直肠隔、累及直肠前壁及累及膀胱的视频分享,李教授总结了DIE侵犯结直肠与输尿管的处理原则,并带来了相关的病例与视频分享。最后李教授强调DIE术后的长期管理及相关的药物选择。
蔡云朗教授:
医院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及并发症治疗
蔡云朗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选择,详细阐述了各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分享了外围区,附件区,膀胱,输尿管区,直肠骶韧带区的内异症手术视频。最后讲述了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包括肠道损伤,直肠阴道瘘,吻合口出血,尿储留,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的防治。重点强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任慕兰教授:
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任慕兰教授首先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思维更新开始阐述,强调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临床诊断,接着介绍内异症当前临床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到手术治疗分别进行阐述,并与大家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接着任教授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策略进行阐述,指南推荐最大化使用药物治疗内异症,减少重复手术,还与大家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最后任教授讲解了新型孕激素制剂在内异症中的应用,地诺孕素双重机制治疗内异症,且副反应小。
施如霞教授:
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施如霞教授首先阐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长期管理以及长期管理的原则与目标,施教授还介绍了青少年内异症的治疗与长期管理;育龄期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与术后长期管理的目标,重点阐述了内异症相关疼痛的治疗原则,流程,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长期管理。接着施教授讲解了育龄期内异症患者术后药物治疗的相关建议,育龄期内异症患者术后随访建议。施教授详细讲解了内异症合并不孕的诊治流程与长期管理,围绝经期内异症的处理,内异症的恶变。最后阐述了子宫腺肌病诊治要点,治疗流程,长期管理细则与术后随访建议。并带来了腹腔镜下直肠壁内异病灶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输尿管表面内异病灶切除术的精彩视频分享。
胡兴教授:
医院
内异症手术前后生育力及卵巢功能保护
胡教授强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全方位生育力保护与保存,并带来了新鲜卵巢组织自体移植的病例分享,胡教授对生育力保存建议:术前冷冻卵子—腹腔镜手术—术后自然试孕—冻卵IVF—继续常规IVF。随后胡教授带来了三例关于卵巢巧克力囊肿介入超声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中的生育力保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低储备的病例分享。最后胡教授总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适用人群,适应症,适用方法以及文献回顾。
王敏教授:
中国医院
子宫腺肌病的外科处理
王敏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腺肌病概况,包括其流行病学结论、发病机制、分型、临床症状及诊断等;讲解子宫腺肌病和不孕不育、妊娠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接着,从药物、手术、物理及宫内节育器等多角度总结AM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呈现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路径,深度分析AM诊疗思路;以外科手术为重点分为全子宫切除术与保守性手术进行阐述,指出后者以“保留器官和/或功能”为目标,且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间。王教授图文详解各类保守性手术的规范手术操作并强调了术后长期管理与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术后行辅助生殖对妊娠结局有明显改善;最后王敏教授提出了“AM个体化处理”的理念,总结针对病人各类诉求的特定处理方案。
赵松兰教授:
医院
子宫腺肌症的诊治及长期管理
赵教授以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制为切入点,介绍AM患者疼痛、不孕等情况的相关解释;接着,从临床表现、超声、核磁下各类AM的影像学特征以及组织病理学角度讲解了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法。赵教授对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分别进行阐述,在药物治疗方面着重介绍具有良好疗效的一种新型孕激素地诺孕素;提出手术方案中“保留子宫的手术”为最常见的选择。针对不同病灶特点,赵教授认为应给予对应的不同缝合方式,其中强调了“三瓣法”对弥漫型AM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因子宫腺肌症难以治愈,容易复发,赵教授还提出应重视术后GnRH-α的使用及随访,警惕孕期子宫破裂风险及术后癌变可能等。
谭洁教授:
医院
子宫腺肌瘤微创手术的体会
在案例分享之前,谭主任先简要介绍了AM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针对外科微创手术治疗,谭主任提到微创下保子宫治疗重在防治子宫大出血:于子宫上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并阻断子宫动脉供血,根据腺肌瘤部位用旋切器切除病灶,局部间断,缝合止血。接着,谭主任分享了一例真实的子宫腺肌瘤微创手术案例,详解其手术过程、手术的困难与风险及应对措施,强调该类手术对术者、手术器械及术后随访都有较高要求。
张信美教授:
浙江大医院
浙江大医院
张教授以其主编的权威书籍《子宫腺肌症》为引,图文阐述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接着,张教授分别介绍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超声聚焦、病灶切除等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以文献报道为基础,提出应针对AM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而定治疗方案。张教授将传统术式与双瓣法、三瓣法进行对比,并分享了几例精彩的手术视频:针对腺肌瘤样息肉,选择病灶切除将宫腔内坏死组织全部切除;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AM病灶切除过程中应保护输卵管间质部,并建议行开腹手术;合并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张教授提出应采用单纯切除缝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