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医院肿瘤外科
点评专家:医院肿瘤外科
病例详情
一、基本情况
丁某,女性,58岁,已婚,未孕,体重约55kg。
主诉:发现腹部肿物20余年,增大伴腹痛1年余
现病史:20年前发现腹部无痛性肿物,长径约15cm,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腹部肿物”,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肠管界线不清,未予处理,直接关腹”。建议回家休养,等待观察。期间未予再治疗,带瘤生存20年。近6年来自觉腹部肿物逐渐增大,尤其是近1年来,增大显著(见图1),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医院,行CT示:“腹盆腔巨大囊性肿物,多考虑畸胎瘤”,建议手术治疗。为了手术切除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以:腹盆腔巨大肿瘤收入待术。睡眠饮食差,大便干,近半年体重减轻约6Kg。
既往史:既往患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已治愈。
二、体格检查
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腹膨隆,下腹部可见一纵行长约10cm陈旧性手术瘢痕,愈合良好,腹部可触及大小约48*18cm质硬肿物,触痛阳性,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肾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双下肢未见明显水肿。
图1术前腹部外形
图2术后腹部外形
三、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CA15-.90U/ml
腹部增强CT:腹盆腔较大囊实性占位,多考虑卵巢来源,浆液性囊腺癌可能。(见图3)
左右滑动查看
图3腹部CT影像
初步诊断:腹盆腔巨大肿瘤
手术治疗:-11-1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巨大肿物约30×30×30cm,质囊实性,边界清楚,有包膜,与子宫相连。后腹膜另见巨大实性肿瘤,脂肪样,占据骶前、左侧后腹腔、后侧后腹腔,推挤小肠于右上方,推挤结肠于右侧,推挤膀胱、子宫于前上方,双侧输尿管正常。盆腔囊实性肿瘤术后快速病理检查提示:高度考虑恶性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不除外。决定行:后腹膜肿瘤切除、子宫广泛切除、阑尾切除术。术中大体标本见图4。
图4大体标本(重约10kg)
术后情况:腹部平坦(图2),恢复良好,体重约45kg,1周出院。
图5病理结果
最终诊断:1.卵巢透明细胞癌2.腹膜后巨大平滑肌肌瘤(潜在恶性可能)3.慢性阑尾炎
专家点评
本例患者带瘤生存20年,腹盆腔巨大双原发肿瘤(卵透明细胞癌、腹膜后巨大平滑肌瘤)。考虑到患者腹膜后巨大平滑肌瘤虽属于良性肿瘤,但病理提示属于深部潜在恶性软组织平滑肌肿瘤,可严密随诊观察。而卵巢透明细胞癌属于米勒管上皮的恶性肿瘤,需要术后辅助化学治疗,其5年生存率为40%-50%。
卵巢透明细细胞癌(OCCA)约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25%,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早期症状隐匿,不易发现,就诊时绝大多数数患者都处于病变晚期。多发生于成年女性,平均年龄约48?58岁,几乎所有病例诊断时年龄在25岁以上。临床上常因腹胀,腹部包块就诊,个别患者有阴道出血或排液,晚期常合并腹水,10%的患者合并高钙血症,手术切除肿瘤后血钙值往往于36h内迅速恢复正常。早期OCCA的治疗采用全面的分期手术和术后辅助性化疗、大网膜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化疗以紫杉醇+铂类为主。一般情况下,该疾病多发生于单侧卵巢,但若肿瘤侵袭至双侧卵巢,不仅易增加治疗难度系数,还将增加预后风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属于良性疾病,但其在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存在潜在转移以及侵袭能力,临床应对合并该疾病患者给予密切监视,积极治疗。
刘天祥
病例报告者简介
杨忠
医师
杨忠,外科学硕士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胃肠、肝胆胰脾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院、年度优秀住陪医师,医院年度优秀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8篇,SCI收录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点评专家简介
刘天祥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外科学硕士
从事肿瘤外科工作14年。
甘肃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
甘肃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医师委员会胰腺癌学组组长
擅长肝胆、胃肠、胰腺肿瘤的微创治疗及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早癌内镜下黏膜剥除术(ESD)、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等。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
END
原创内容,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需转载其它平台,请联系授权
编辑团队
总编:达明绪
主编:彭灵智刘天祥邱志胜杨丽平姚继彬张永斌李耀岐
策划/审核:彭灵智杨健马宏祝成楼马焌峰杨忠高建平邵子玮
投稿邮箱:xhdzlblf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