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记者钟文兴通讯员林浩/文
准妈妈突然被查出患有卵巢肿瘤,
原本想保守治疗,
可曾想肿瘤一直疯长,
准妈妈和胎儿都面临着巨大风险,
他们能脱险吗?
据悉,准妈妈周女士是闽北人,今年27岁,结婚多年,但一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后,她一家人欢喜鼓舞很久,怎料,医院第一次做超声检查时,就发现了卵巢内有个肿瘤。一家人的情绪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怀孕早期,她和家人有过困惑,曾想能否保守治疗,可是肿瘤增长太迅速,怀孕15周时,体内肿瘤大小已达11*10cm,与小皮球相当,这下全家坐不住了。
要不要做手术?
如果做,肿瘤较大,是否存在手术时间长、围术期出血及容易流产等风险,同时麻醉对胎儿的风险会不会增加?
如果不做,一旦肿瘤破裂、扭转,需要实施紧急手术,而且肿瘤性质不明确,若为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拖延下去的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周女士带着这些疑问,经当地医生转介,慕名找到省妇幼妇三科孙蓬明主任团队。
2月27日,孙蓬明主任介绍,合并卵巢囊肿对妊娠存在很多危害,如:
?妊娠早期时,肿瘤体积较大或者嵌在盆腔中很容易导致孕妇流产;
?妊娠中期时,增大的子宫把卵巢肿物从盆腔上提到空间较大的腹腔内,这样便容易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或者当分娩后急剧缩小的子宫使盆腔空间增大时,也容易导致卵巢囊肿蒂扭转,特别是畸胎瘤发生蒂扭转的几率更大;
?临产时,卵巢肿物能够阻塞产道而导致梗阻性难产或宫缩,而且胎儿头部先露会压迫肿瘤,易造成破裂和出血。
此次,周女士正值孕中期,已有15周,她和腹中的胎儿随时面临着威胁,必须尽快找到治疗方案。
门诊当天,孙蓬明主任耐心与周女士及其家人深入沟通,尽量消除她的焦虑心情,并为治疗做好充分评估。周女士及其家人认为,尽管做不做手术都有风险,但如果该肿瘤为恶性肿瘤,将面临更大风险,为保住来之不易的胎儿,他们决定与靠谱的医生“战友”并肩作战,通过手术摘除肿瘤。
日前,孙蓬明主任团队经过充分检查,制定了合理的手术方案,为处于孕中期的周女士实施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术中完整剥除卵巢肿瘤,用时短、出血少。经进一步检查,该肿瘤性质为良性成熟性畸胎瘤,周女士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术后,患者经过对症支持及保胎治疗,恢复好,监测胎心正常,出院前复查彩超提示胎儿无异常。孙主任表示,通常卵巢肿物在早期确定妊娠时做妇科检查就被发现,而妊娠早期发现的肿物约有12%属于黄素囊肿,有的可达到8~10公分,表现为囊性、无疼痛、可以活动、一侧发生,往往3个月内就会自行消失,3个月之后再复查就不见了。一旦发现有卵巢囊肿,应该及时做B超,以明确肿物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做明确诊断,并且要动态观察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
如果卵巢的囊肿不大,对子宫的生长没有影响,就可以等分娩后再做切除;如果发生了蒂扭转、破裂或是考虑恶性肿瘤,应立刻进行手术;如果是病理性的肿瘤,比如畸胎瘤、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等,在早孕时发现,3个月之后再做复查。假如是3个月之后才发现的肿物,已经大约5公分,可以在妊娠的第14~18周时做手术切除,原因在于这时胎盘形成,胚胎已经进入中期,比较稳定,已经能够承受手术的打击。不过术后一定要注意休息,而且要接受保胎治疗。孕晚期时,卵巢肿瘤位于子宫的下段,已经影响到胎头入盆,那么就应该果断的决定剖腹产。他们前期临床研究(刘达宾等,《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年第4期)提出妊娠期卵巢肿瘤的手术指征包括:妊娠中期持续存在;直径大于10cm或有实性成分,影像学检查提示不能除外恶性肿瘤。孕早期发现卵巢肿瘤,无生育要求,肿瘤<6cm,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先终止妊娠,随访排除生理性囊肿后,择期手术。如肿瘤直径>6cm,特别是高度怀疑恶性者,需立即手术。对于要求继续妊娠患者,应根据病史、体征、超声特点及肿瘤标志物鉴别良恶性肿瘤,考虑良性时,可在严密监护下期待至孕中期手术。适宜手术时间为妊娠14~18周,手术方式可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因此时子宫敏感性最低,子宫不过大,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引起的流产率明显低于孕早期。他最后提醒,
避免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最好办法是做好孕前筛查。若妊娠期仍发现卵巢肿物,患者还应注意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料,远离红枣、桂圆、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含激素成分的食物。编辑:钟文兴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用9个简单的方法激活它!
收藏这份名单,寻医不再烦扰——位双认证名医大咖落户“福建健康”
福建健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