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卵巢癌:深居盆腔的”沉默杀手”案例分析年4月25日,对于来自大连的戚女士一家而言,无疑是阴霾笼罩的一天,因为戚女士在这一天被确诊为“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IIIc期”。笔者作为戚女士的主治医师,在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起,便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治疗方案的制定当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笔者与戚女士及其家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回顾和病症问询,经过一番深彻的沟通,笔者不禁为戚女士感到可惜,因为她本可完全将卵巢癌扼杀在早期,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疏忽与不重视,卵巢癌的魔爪最终无情地伸向了戚女士。充满陷阱的卵巢癌之路病情回顾年3月那一年戚女士40岁。在单位体检时通过经腹彩超发现左侧卵巢有一个直径3cm大小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楚且内透声良好,鉴于戚女士长期的痛经史,医生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生理性囊肿,并建议戚女士随诊观察。年6月戚女士的母亲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她一方面悉心照顾母亲,一方面引发了自己的警惕意识,医院进行了腹部、盆腔彩超检查,并未发现异常,戚女士如释重负,悬着的心就此放下,没有进一步进行肿瘤相关的专项检查,之后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照顾母亲手术和后期化疗上,暂时忽略了自己。年2月医院进行术后随访的时候,再一次进行了彩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有一个边界清楚、内透声呈落雪状的囊肿,直径3.5cm,当时医生建医院查一下肿瘤标志物,并在3个月后复查彩超。然而,戚女士认为自己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所以并未对这条医嘱予以重视,加上当时她时间十分紧张,所以并未查肿瘤标志物,之后也未予以随访。年8月戚医院,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彩超提示:右卵巢囊性肿物,直径4.5cm,边界清楚、内透声欠佳。随后根据医生建议检查了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发现CA为65U/ML,高于35U/ML的正常值。考虑到CA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升高,且升高幅度并不大,医生建议3个月后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彩超。可是,戚女士认为自己没有症状就表示没有大问题,因此再次无视了医生的医嘱。年4月戚女士突然出现尿频的症状,戚女士自己为自己诊断为“尿路感染”,从药店买了一些抗生素服用,但服用了1周却未见效。这时她才终于陷入了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来到我院寻求帮助,尿液检查无异常,泌尿科医生建议她来妇科就诊,我为其进行了妇科体检,发现戚女士的盆腔中确实有包块,经阴道彩超提示:右卵巢混合性肿物,直径6.5cm,边界欠清楚且内透声欠佳,周边见较丰富血流信号。随后查了肿瘤标志物CA为81U/ML,较之前的结果有明显升高,我告诉戚女士,这个肿块有可能是一个恶性的卵巢肿瘤,并建议她尽早通过手术切除肿块。戚女士立即入院,经过术前准备,5天后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IIIc期”。“沉默杀手”如何步步逼近陷阱提示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但是,由于卵巢肿瘤深居盆腔,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受到忽视(不易早期发现),因此绝大多数的卵巢癌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仅有少数的卵巢癌被早期发现,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左右,死亡率超过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之和,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然而,即使是再隐秘的杀手,也并非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戚女士的案例中到底存在哪些陷阱?陷阱1年龄戚女士在40岁那一年,通过公司提供的年度常规体检发现了子宫内膜异位伴卵巢囊肿,由于医生说卵巢囊肿是良性疾病,所以她未引起重视。确实,一般而言,40岁以后肿瘤发病率开始呈升高趋势,50岁以上的女性属于卵巢癌发病高峰,然而除了年龄这个因素,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戚女士既然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已经具备了卵巢癌发病的一项高危因素。陷阱2家族遗传当戚女士的母亲被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时候,医院再一次进行了彩超,却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任何症状,就没有做专项体检。虽然尚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子宫内膜癌的家族史与卵巢癌确切相关,但无论何种肿瘤,家族中只要有了肿瘤患者,就需要严密
偏方制白癜风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tjyy/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