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W一个月前去体检,查出来有3cm的卵巢囊肿,把她吓傻了,一个多月茶饭不思,已经做好动手术的心理准备了,再去复查的时候囊肿奇迹般地消失了,她拿着体检单表示太浪费感情。
确实,现在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患了卵巢囊肿后第一反应就是,大脑一片空白,有人会说卵巢囊肿就是卵巢癌,把人吓得不轻。
那么,卵巢囊肿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真的都是癌症吗?
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
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
卵巢囊肿
生理性囊肿
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为生理性囊肿,在生殖年龄的女性当中相对普遍,出现在正常育龄妇女月经期中的不同阶段,常为单发,也可多发,一般直径为1-3cm,偶尔可达5-6cm,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偶尔见囊肿破裂引起出血疼痛。
滤泡囊肿为常见的卵巢囊肿,是由于成熟卵泡不排卵或闭锁的卵泡持续存在,使卵泡液潴留而形成,绝大多数可于两个月内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黄体囊肿与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出血、血浆渗出有关,妊娠时黄体也可增大成为黄体囊肿。未孕妇女的黄体囊肿一般于两个月内消失,妊娠合并黄体囊肿一般会于妊娠三个月后自然消失。
黄素囊肿多见于滋养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它是由于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致使卵泡膜细胞黄体化而形成,葡萄胎清宫排出后或绒癌治疗后,黄素囊肿可自行消退。多囊卵巢属于良性病变,不必过于担心。
病理性囊肿
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瘤),是指子宫内膜异位长在卵巢内,在卵巢内形成大量粘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瘤会随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常的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经过评估其严重性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还有卵巢恶性肿瘤及囊性畸胎瘤、囊腺瘤、囊腺癌、积脓、包裹性积液等等良性病变需要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的病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
据统计计算,20%~25%左右的卵巢囊肿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异常。
2、内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以及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如果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就会导致女性的卵巢囊肿或者多囊卵巢综合征。当然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习惯因素
由于长期的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或者是压力过大,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紊乱,可能会导致出现生理性的卵巢囊肿。
4、环境因素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的变化,其中饮食中的蔬菜以及家禽的污染,或者是有些女性一味追求美而服用的减肥药等激素药物,使卵巢囊肿呈高发性出现。
临床表现
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恶性或炎症情况,肿物活动受限,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水等。
卵巢囊肿怎么治疗?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的大小、部位,是否为恶性肿瘤以及患者是否要保留生育能力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1、生理性囊肿
如果检查出的卵巢囊肿里面是清亮的,薄膜很完整,以前也没有检查出卵巢囊肿,这种情况可以先观察,因为可能是生理性黄素囊肿。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去管它,因为月经干净以后,囊肿就会消失。
2、病理性囊肿
假如说检查出卵巢囊肿了,三个月到半年以上也没有消失还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考虑为病理性囊肿了。如果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肿,这种情况就要手术治疗了。
对于第一次发现卵巢囊肿的年轻女性,不用太过焦虑,先在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四、第五天做个复查再说。此时,新的卵泡还没有形成,正是较能代表卵巢生理状态的时期。若此时囊肿消失了,那么就说明之前发现的卵巢囊肿是一类生理性的囊肿,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大可放心。但若在月经来潮的第四、第五天复查发现囊肿还在,那么就很有可能是非生理性的囊肿,需要进一步排查。
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发现卵巢囊肿后,如果直径<5厘米,B超检查怀疑为生理性囊肿,不要过于担心,也不必马上考虑手术,可以随访观察3个月,再选择月经干净后立即复查B超,多数情况下囊肿自行消失就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