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妇产科收治了一位病人,就诊时腹部膨隆,如怀6+月大小。经询问病史,患者因超声检查发现盆腔肿6年,要求手术入院治疗。患者于6年前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囊肿(1个,直径约4cm,自诉未见报告)。患者无月经改变,无腹痛,未规律复查。6月前自觉腹部较前增大,于藁城妇幼保健院复查超声示盆腔肿物(2个,最大直径16cm)。
3月20日于我院查盆腔彩超所见:子宫前位,大小63*40mm。于子宫后壁可探及低回声,大小约21*21mm,突向宫外。宫内膜厚约12mm,回声不均。盆腔内可探及两个无回声,一范围大小约**mm,另一大小约*81*89mm,均透声差,可见密集弱点状回声。双侧卵巢显示不清。
超声提示: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宫壁低回声(肌瘤?)盆腹腔囊性占位。盆腔积液。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盆腹腔内可探及巨大囊性肿物,覆盖于子宫表面。囊液为巧克力样液体,囊肿为多房,吸出囊液约ml。
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腹部平坦,体重减轻5kg。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而形成的囊肿。一般叫巧克力囊肿。正常情况下,经血示通过阴道排出来的。而经血不经过阴道排出来,通过输卵管到达卵巢,内膜因为受卵巢分泌功能影响会呈周期性的改变,所以异位到卵巢位置的子宫内膜,也是随着卵巢功能的周期性的分泌功能影响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经血在卵巢内也会定期增多,但是排不出来,时间长了,堆积久了,积液就会形成巧克力一样的颜色,所以这个病名叫做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治疗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进行个体化治疗。主要包括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联合治疗等。1、症状轻或者没有症状的轻微病变可选择期待治疗。2、对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伴有较小囊肿、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3、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特别是卵巢包块性质未明者,需采用手术治疗。
供稿:妇产科马丽编辑:彭永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