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ldquo五个一

医院医疗技术滞后?人民群众看病难?“我想医病,现在太难受了。”日前,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苏奶奶。

高龄患者手术风险高

医院技术遇瓶颈

医院时肚子挺得像一个怀胎八月的孕妇,这异常的肚子给她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不便。进行系列检查后,医生初步诊断为卵巢巨大肿物,建议行剖腹探查术。

已是82岁高龄的苏奶奶,躯干瘦弱,饱受病痛折磨,精神逐渐萎靡。苏奶奶的三个儿子担心母亲年事已高,长途周转,身体承受不住手术风险,多次拒绝手术。最终苏奶奶的儿子在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医院妇科主任龙行涛的耐心解说后同意在当地手术治疗。手术历经不到两小时,术中从肿瘤囊内放出约ml液体,重约10斤,肿物基底部有约5cm实性肿块。术后,苏奶奶恢复良好,病痛得到减轻。

“苏奶奶是高龄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风险是麻醉风险及围手术期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患者家属担心手术风险很正常,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作好沟通工作,同时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多学科协作,把风险降至最低。”龙行涛告诉记者,手术虽然比较简单,但病人情况复杂,需要医生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医学知识,这样的手术在医院也不太常见。

基层群众病有所医

癌症慢病防治体系建设强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基层是慢病防控的主要阵地,抓好癌症慢病防治工作,推进医疗服务“双下沉”迫在眉睫。

苏奶奶得到及时诊治得益于医院与合川区人民政府签订的院地合作协议,今年6月30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五个一”院地合作模式,医院,打造渝西片区肿瘤防治中心,推进癌症防治体系建设,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医院的辛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签约仪式现场

何为“五个一”院地合作模式?

健全一个机制,医院与当地政府签约,共建区县级肿瘤防治中心,由当地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医院提供专家团队、管理体系和技术资源;医院着力改善医疗条件,配套提供设施设备,共同解决发展难题。

规范一套制度,医院快速转型发展,医院派出医务部主任担任医院副院长,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建设,医院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医疗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推动管理、质量、学科、人才的同质化发展。

留下一支队伍,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及资源,通过学术培训、查房、手术带教、科室共建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打造一批业务精通、专业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临床人才,持续完善专科人才梯队建设,逐年提升学科质量和整体能力。通过开放资源,建立免费进修、培训等学习长效机制,及职能部门同质化管理等措施,加强人才储备,为医院发展提供后备动力。

帮扶一批学科,通过系统调研,摸清家底,医院与医院签订“1+N”学科共建协议,结合合川地区患者就诊需求,确定肿瘤内科、胃肠外科、妇科等都重点学科将建立各自的合川基地,共建科室选派临床和护理专家团队到医院全职工作1-2年,医院管理、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

构建一个网络,双方签订区域肿瘤大数据平台和远程诊疗平台项目协议,为肿瘤患者提供远程会诊,同时开展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门诊、双向转诊等建设,通过远程教学提高医护人员对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等专业技术水平。

历经4个月的合作共建,“五个一”院地合作模式初见成效。据介绍,在医院的帮扶下,医院共建科室逐渐规范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查房制度、梳理医疗安全流程,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业务学习等着力促进医疗质量逐步提高。新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肿瘤热疗、静脉港植入术、肝脏穿刺活检等新技术近20项,其中不少技术都是合川地区首例,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双向转诊机制取得实效,共计完成19例,分级诊疗制度切实推进;共建科室医疗业务实现持续性增长,与6月份相比,7-9月份业务量增长幅度平均达28.9%。

截止目前,医院已经与合川区人民政府、梁平区人民政府、云阳县人民政府陆续签订院地合作协议,依托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开展业务合作,打通业务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通过派驻重点学科高医院相关学科带头人,落实重点学科共建工作,全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通过派驻院领导、管理干部医院管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文化、管理、学科、人才全方位的同质化管理,逐步提升当地肿瘤防治水平。

文字:许淑娟程风敏

编辑:刘君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douban.com/jbrs/10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