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并不是危言耸听,它来源于朋友的真实故事,真实地被拒保,真实地患癌。
→第一批85后已经被拒保了,这个文章的总阅读量已经超过万+,原来我们这一代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也真实地存在着。
拒保好像离我们很远,可是想想,再过11年,第一批80后都50岁了。
去医院体检,随便查一查,有乳腺结节,甲状腺也有结节,血液指标还不太对,体重还有点点超标。
子宫肌瘤也不是中年少女的专利,20多岁的小仙女也会不幸中招。
这位朋友因为有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物的手术史,再后来投保高端医疗时,甲状腺结节、肝囊肿、子宫肌瘤、血脂异常以及所有相关的并发症全部被列为除外责任。
再说我这位90后患癌的朋友。
她去年被检查出来恶性肿瘤的时候是24岁,好在只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度最低,手术和治疗费用也不算很高。家医院工作,术后恢复得也特别好。
甲状腺癌不可怕,甲状腺结节更是特别常见,我们不必过分恐慌,但是,保险公司在核保时对甲状腺结节非常慎重。
因为甲状腺癌是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癌。平常觉察不出来,等到觉察出来的时候,已经需要做干预了,号称最有杀伤力的“懒癌”。
我们这一代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况缺乏自知之明,更缺乏正确的认知。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总会有几个异常指标,相互议论一下,发现大家都有异常指标就放心了,感觉自己好像也是个健康人。
“啊有乳腺结节不是很正常嘛?女生应该都有的吧。”其实还真有很多姑娘确实没有乳腺结节,确实很健康。
“我这个子宫肌瘤也没关系啦,医生说没关系,问题不大,都不用做手术的。”
跟医生确实还没什么关系,医院诊治的地步,但是买/申请保险的时候就非常有关系了。
买保险之前都一定会被问到这些问题,健康状况如何?最近体检过吗,有异常指标吗?有手术史/住院史/家族病史吗?诸如此类。
只有符合健康条件、年龄条件、经济条件的人才算是具备申请保险的资格。
保险公司不是冤大头,也不是慈善机构。作为保险人,保险公司要根据被保险人的身体情况来核查承保风险。
我们在申请保险的时候,一般会有以下核保结果:
1.标准体承保2.加费承保3.责任除外4.延期5.拒保
拒保这个词是最不友好的。被拒保了之后特别没有安全感,毕竟这意味着风险不再能转移给保险公司,未来的这些不可测的大小风险都要自留了。
被拒保又感觉特别委屈/气愤:我好不容易想通了/有危机感了/有钱了想给自己买份保险了,结果整了半天,钱都准备好了却不能买保险。
所以说,保险不是买就有的,是需要申请的。下次听到有人提醒你,“买保险要趁早”,你得先谢谢ta。
版的高质量社交,有个绕不开的话题,“你家在用什么保险啊。”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一是通过他在使用的保险和保额可以反推出他的经济实力,比如动辄每年交个好几万用高端医疗的大佬,那一定是真大佬了。
二是通过他对保险的认识,可以看出他对家庭和责任的概念。爱就是想陪你到地老天荒,真爱是不管我能不能陪你到最后,我都能确保你会过得幸福。
我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很多保险,并不指望用保险金发财致富,但是任何风险到来的时候都不至于让自己或家人因此受到拖累,甚至一夜负债/返贫。
有了保险之后的安全感,比有了对象/有了房子还要强,不会成为他人的负累,也不担心自己面对大病无助脆弱的时候还要面对最现实的经济压力。
希望我们都能用社保和商业保险守护住我们的家人。
公开课
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太不容易了,现在一对夫妻,两个小孩,四个长辈,一房一车。永远在奋斗,永远在加班,因为四周全是指望我们、依靠我们的人。
我们的小时候,是90年代那会儿保险刚流行的时候,思想先进的爹妈都为自己买了保险。
现在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到了该考虑给孩子买保险的时候。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成千上万的保险产品,数以百万计的保险代理人,我们想买个保险,需要解决无数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需要看透保险推销员的套路,甚至还要承担投保前如实告知和后续理赔的风险。
到底该咋办?
这里要送给大家一节限时免费的公开课
一节课让你练出火眼金睛不踩坑不受骗、选对保险少花钱
现在报名,免费学习,围观真实投保方案。
主讲嘉宾介绍
小楠子
北大7年本硕,获法学学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社会保障专业
90后保二代:母亲从事保险行业20年
高端医疗、寿险、互联网保险等领域专家
保险专业人士保险资深买手
(ps:还是开头那篇百万+爆文的作者)
课程都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1.保险不会骗人,骗人的是那些没把保险卖对的人
2.70万的医疗费用,自己花了55万多,只有社保是不够的
3.聪明人都在用杠杆:块钱撬动万医疗报销额度
4.四大知识点,教你炼出火眼金睛、不受骗不踩坑
5.学会这两招,选对保险少花钱
讲座详情
讲座时间:1月9日(周三)晚7点
讲座地点:保险公开课